二、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必须从国情出发

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必须稳步前进,不能单凭主观愿望,急于求成。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够加快速度,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尽早地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国家。但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能脱离客观条件,不能脱离一定的国情,否则不适当夸大主观能动性,结果会是欲速则不达。我国 1958 年发动的“大跃进”就是明显的例证。

1958 年发动的“大跃进”,从主观愿望来看,是想尽快地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追上世界先进国家,这自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要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认为只要有了人,有了人的积极性,有了拼命苦干精神,生产就可以成倍、几倍甚至十几倍地增长(甚至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可以很快地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贫困落后的面貌了。这是一种典型的不顾客观条件、不顾客观实际的可能单凭主观想象的唯心主义思想。主观能动性,虽然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归根到底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是客观的物质条件和客观的经济条件。如果不顾这种客观条件,超越客观可能,制定过高的指标来进行经济建设,则必然是欲速则不达,坠入失败的深渊。

实际上从当时我国的客观条件看,建设速度不宜过快。因为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工业交通基础差,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科学技术也很落后。这是我们开始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的基本国情,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特点会给经济建设带来多大的困难和限制。根据这样一个基本国情,我国的建设速度不能够太快,不能急于求成,企图“一天等于 20 年”,实际上是不

可能的。我国 3 年“大跃进”,不但没有带来高速度,反而给国民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1962 年调整时,下决心对工业和基本建设进行“伤筋动骨”的关停并转和停建缓建的措施,工业生产特别是重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安排不仅不增长,而且要退够,退到农业能够负担的水平。1963 年经济回升后, 仍然清楚地看到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作出继续调整的决策,结果生产持续增长,到 1965 年工业生产较大幅度地超过了 1957 年的水平。

从“大跃进”和以后的调整,这一段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土地少,经济文化落后和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经济发展带有很大的艰巨性,经济建设速度不能过快,只有认识这一点,着眼于长期的经济发展,循序渐进,稳步前进,在稳中求快,才能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