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混乱

“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冲击和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在动乱中,国家计委受到严重冲击,计划工作几乎停止了。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制定和执行计划的机关被冲击,计划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所制定的“三五”计划只有一个详细的《汇报提纲》,没有形成正式文件。“四五”计划也仅是一个《纲要》,也未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强调备战需要,把许多经济权力下放给行政机关。1970 年批判所谓“条条专政”,把包括许多大的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管理,并要求各省尽快实现主要产品自给。这虽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发展地方工业,但却造成了不少重复建设、盲目生产、地区分割、自成体系的现象。在地区之间,不能按照经济合理原则,发

② 《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 343 页。

① 《中国统计年鉴(1984)》,第 21、26、30 页。

② 《中国统计年鉴(1984)》,第 21、26、30 页。

③ 同上书,第 26 页。

挥各自的优势,组织分工协作,甚至以封锁抵制竞争,保护落后企业。企业缺乏自主权,而不少由中央下放的大企业,由于原来的面向全国的产供销关系被割断,地方又无力解决,经营更加困难,不得不改为中央直供企业,形成多头领导。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大搞无政府主义,企业的一些正确的规章制度被批判,造成企业管理上的混乱。

在计划与市场关系上,由于林彪、“四人帮”大搞“穷过渡”,急于向更高的所有制过渡,在农村取消自留地,禁止家庭副业,关闭集市贸易,在城镇取消个体经济,因而流通范围越来越小,流通渠道越来越少。供销社并入国营商业后,城市的集市贸易也全面封闭,从根本上排除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上,由于林彪、“四人帮”反对按劳分配,取消企业奖金、计件工资和农村中的工分制,助长了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