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民经济发展新道路的探索一、经济建设 10 条方针的提出

经济建设 10 条方针概括起来是:依靠政策和科学加快农业的发展;把消

费品工业的发展放到重要地位;调整重工业的服务方向,提高能源的利用效果加强能源与交通运输的建设;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分批进行企业的全面整顿和必要的改组;讲究生财之道、聚道和用财之道,增加和节省建设资金;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增强我国自力更生能力;积极稳妥地改革经济体制,充分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大力组织科学攻关;从一切为人民的思想出发, 统筹安排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

这 10 条经济建设方针,比较全面,既强调加快农业,又要求安排好消费品生产和重工业协调的发展,同时要解决能源、交通、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等问题,还要对企业进行整顿并对整个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有效利用资金,并安排好生产和人民生活。10 条方针的中心是要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方面的经济效益,彻底改变过去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但是低效益的错误方针,开辟一条稳定、协调发展的高效益的经济发展道路。

1982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定了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这个总任务的战略目标是从 1981 年到本世纪末的 20 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即由 1981 年的 7100 亿元(1981 年实际完成 7580 亿

元①)增加到 2000 年的 2800 亿元左右。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可达到小康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在今后 20 年内,经济发展要以农业、能源、交

通以及科学教育为战略重点,具体的战略步骤分两步走:从 1981—1990 年,

前 10 年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1991—2000 年后 10 年,争取进入

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前 10 年的主要经济工作是,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调整经济结构,集中资金,加强农业、能源、交通建设,推动科学技术和教育

① 《中国统计年鉴(1985)》,第 24 页。

的发展以及搞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等。在理论上,党的十二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我国的国民经济就在这一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沿着新的、正确道路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