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27—2

① 《中国统计年鉴(1986)》,第 604、606、723、726、729、726 页。

② 国家统计局:《“六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7—12 页。

在工农业总产值中

在工业总产值中

在国民收入使用额中

农业

(%)

工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消费率

(%)

积累率

(%)

1978

27.8 72.2 43.1 56.9 63.5 36.5

1982

33.6 66.4 50.2 49.8 71.2 28.8

1983

33.9 66.1 48.5 51.5 70.3 29.7

1984

35.0 65.0 47.4 52.6 68.8 31.2

1985

34.3 65.7 46.7 53.3 66.3 33.7

资料来源:同表 27 — 1 。

经济稳定、协调发展是不利的。

(三)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六五”期间,经济工作从过去单纯追求速度开始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宏观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1980 年前 28 年平均为 3.5%,“六五”期间提高到平均 6.1%;每百元积累新增加的国民收入由过去 28 年平均的 21.8

元,提高到“六五”期间平均的 39.3 元;每万元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

消耗的能源由 1980 年的 16.2 吨降低到 1985 年的 12.9 吨。国内财政收入(不

包括国外借款),从 1982 年起,已经扭转下降停滞的趋势,比上年增长 6.7

%,1983 年增长 11.7%,1984 年增长 21.1%,1985 年增长 25.2%,都超过了同年同年国民收入的增长。1985 年国内财政收入达 1837.2 亿元,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要求,改进了连续 6 年出现赤字的状态。

(四)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六五”期间,在坚持全民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鼓励和扶植集体经经和个体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全面增长的繁荣景象,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比重上升。在城镇劳动者中,集体所有制职工人数由 1980 年的 2425 万人增加到 1985 年的 3324 万

人,个体劳动者由 81 万人增加到 450 万人,两者所占比重由 23.8%上升到29.5%。在工业总产值中,集体所有制的比重由 20.7%上升到 27.7%,个体工业占 0.4%,其他各种经济形式(全民与集体合营、全民与私人合营、中外合营、华侨和港澳工商业者经营的工业等)占 1.5%。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比重由 84%下降到 58.6%,其他集体所有制比重由 12.1%上升到 18.9%,个体经济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比重由 3.9%上升到 22.2%,新增加的合营经济的比重为 0.3%。

(五)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六五”期间,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共完成 5330 亿元,投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1. 由搞外延性扩大再生产为主开始转向内涵性的扩大再生产。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更新改造及其他投资的比重上升,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下降, 在基本建设投资中,改建、扩建项目投资比重上升,新建项目投资比重下降。见表 27—3。

  2. 从片面强调生产性建设转为兼顾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