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中 国共产党在转变时期的方针、路线和政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经过了 28 年的革命斗争,终于在 1949 年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基本任务,是“使中国⋯⋯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①。

应该指出,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只是从政治上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始,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就立刻实现的,它是经过了一个过渡阶段,即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关于这一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从 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56 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关于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夺取政权后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经过一个过渡阶段或过渡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指出过。他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②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中国革命的方针和步骤,那就是分两

①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第 2 版,第 1254 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666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476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21 页。

步走的方针,而不是“毕其功于一役”。即“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③这里所说的“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如何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其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①实现以上纲领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构成将是:“(1)国营经济这是领导的成分;

(2)由个体逐步地向着集体方向发展的农业经济;(3)独立小工商业者的经济和小的、中等的私人资本经济。这些,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全部国民经济。”

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时期的具体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在全国解放前夕 1949 年 3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在会上做了报告。③他在报告中对制定这一系列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的出发点做了说明。全会指出: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在抗日战争以前,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 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 90%左右。这是帝国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压迫中国的结果,这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制度社会性质在经济上的表现,这也是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产生了我党一系列的战略上、策略上和政策上的问题。

中国现代工业的产值虽然还只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 10%左右,但是它却极为集中,最大的最主要的资本是集中在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手里。没收这些资本归无产阶级的人民共和国所有,就使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使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这一部分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中国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占了现代性工业中的第二位,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由于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限制,在人民民主革命斗争常常采取参加或保持中立的立场。由于这些,并由于中国经济现在还处在落后状态,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向前发展。在这个时期内,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都应当容许其存在和发展,这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济上必要的。但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如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不受限制任其泛滥的。它将从几个方面被限制—— 在活动范围方面,在税收政策方面,在市场价格方面,在劳动条件方面。我们要从各方面按照各地、各业和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对于资本主义采取恰如其分的有伸缩性的限制政策。

③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666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253、1255 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253、1255 页。

③ 同上书,第 1424—1439 页。

占国民经济总产值 90%的分散的个体的农民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落后的,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在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之后,就有了向现代化和集体化发展的可能性。中国共产党就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

全会还指出,实现以上措施后,就出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是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个体经济以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构成的。

全会还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这时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就发生了变化,由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变成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国外,则是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这样,对内的节制资本(即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对外的统制贸易,就是人民共和国在经济斗争中的两个基本政策。同时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必须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在革命胜利之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一些大的城市不断得到解放。因此,七届二中全会还着重讨论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学会生产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必须学习商业工作、银行工作,要将城市的生产恢复起来,将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

七届二中全会还提醒大家注意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的攻击,要保持共产党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朴素的作风。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毛泽东在会上所作的报告以及他后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的政策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础。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就是根据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的精神,进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工作。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民经济已经遭到很大破坏,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先需要有一个对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为;(1)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阶段遗留下来的任务,即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势力,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共和国所有,使之变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进行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改革等。(2)立即着手恢复被严重破坏了的国民经济。为了克服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进行了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另外,还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调整工作。在完成了以上工作后,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也取得了根本的好转。这样,就为大规模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即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