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点和基本内容,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说:党中央认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基本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在继续完成经济路线、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在集体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通过这些,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①

可见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点,主要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是要正确处理和调整各种矛盾和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其中特别提到几个“并举”。如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这是总路线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点。就是要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不忽视农业使农业得到迅速发展。此外,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这也是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不仅发挥中央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不仅发挥大型企业的积极性,也要把中小型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大家分工合作, 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八大二次会议上所作工作报告中指出:“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应用和发展。把集中领导和分散经营充分地结合起来,把中央的力量和地方的力量、国家的力

① 《人民日报》1958 年 5 月 27 日。

量和群众的力量充分地结合起来,把大型的事业和中小型的事业、提高的工作和普及的工作充分地结合起来,这一切,不但适用于工业,而且适用于其他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适应于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整个事业。”②

这条总路线,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另一方面,却是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片面强调高速度,没有注意有计划按比例和综合平衡来发展国民经济的原则,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同时,几个“并举”也缺乏必要的条件、界限和相互关系。

从毛泽东设计的这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精神来看,它的基本点是一个高速度问题,即强调一个“快”字,就是要加快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中共八届三次全会的讲话中曾经这样解释多、快、好、省。他说:本来好、省是限制多、快的。好者,就是质量好;省者,就是少用钱;多者,就是多办事;快者,也是多办事。这个口号本身就限制了它自己,因为有好、省,即要质量好,又是少用钱,那个不切实际的“多”,不切实际的“快”, 就不可能了。我们讲的是实事求是的合乎实际的多、快、好、省,不是主观主义的多、快、好、省。我们总是要尽可能争取多一点,争取快一点,只要反对主观主义的所谓多、快。所以,他强调的是“多”字和“快”字,就是要用最高的速度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刘少奇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的报告中解释总路线的精神时也说,当时正经历着“一天等于20 年”的伟大时期,“建设速度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摆在我们面前

的最主要的问题。”1958 年 6 月 21 日《人民日报》社论《力争高速度》中也写道:“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可见,要“快”是这条总路线的核心思想。

如何加快速度呢?就是要发动群众。毛泽东认为,只要把群众发动起来,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就能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一个高速度。如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的报告中说:“我国有 6 亿多人口,我们

党同 6 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能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到。”这种说法虽然可以鼓舞人们上进的意志,但还应注意到客观条件,如果只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忽视客观条件和经济规律,那就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了。事实上这种急于求成不顾客观条件、不顾客观经济规律,只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法,在后来的工作中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当然,从有这种主张的党的领导者的主观愿望来说,应该说是好的,是想快些把中国建设好,快点摆脱落后的状态,快点改变“一穷二白”的贫困面貌,使中国富强起来。如刘少奇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所说的: “我国经济本来很落后,我国的外部还有帝国主义,只有尽可能地加快建设, 才能尽快地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①可是,这条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的建设路线,在执行中恰恰是事与愿违的。它不仅没有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起来,没有快速地使人民的生活提高起来,相反地,在以后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过程中,却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② 《人民日报》1958 年 5 月 27 日。

① 《人民日报》1958 年 5 月 27 日。

使经济发展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的提高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