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的失误继续出现的原因

① 《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 22 页。

② 同上书,第 20 页。

以上是“文化大革命”后,经济建设中“左”的指导思想继续出现所造成的后果。“文化大革命”后,还会出现“左”的失误的主要原因是:

(一)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困难估计不足,重视不够,在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粉碎“四人帮”后,确实存在着发展国民经济的有利条件,如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障碍被除掉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很高等。但是,当时在经济恢复和发展方面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长期以来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有待调整,人民生活中不少实际困难长期未得解决,被破坏了的经济计划管理和企业管理有待恢复和健全,不合理的经济体制有待改革等。但当时对这些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只看到顺利发展一面,因而产生了急于求成的急燥情者。

(二)“左”的指导思想没有彻底清理。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建设工作中一直存在着一种不符合我国国情、背离客观规律的“左”的错误指导思想, 这种错误指导思想特别是在 3 年“大跃进”和“10 年动乱”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这种“左”的错误思想在“文化大革命”后本应及时彻底清理,但是并没有做(当然在粉碎“四人帮”后,也做了一些拨乱反正的工作,但是并没有彻底清除“左”倾指导思想),而当时的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守”),妨碍了对经济的实际情况的研究和指导思想上进行拨乱反正工作,这就有可能重蹈过去错误的覆辄。

可见,在“四人帮”被粉碎后,在经济指导工作上,仍然产生“左”的失误,并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根源的。这一次“左”的失误,如果与 1958 年的“大跃进”的“左”的错误相比,也有某些类似之处。首先,它们都是不顾客观条件,不顾国力的承担能力,只凭主观愿望,大干快上为宗旨。如果 1958 年的“大跃进”是以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面貌为号召,这 次“跃进”(姑且也称为“跃进”),则是以夺回被“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尽快实现现代化为号召。其次,都是制定高指标来“跃进”。1958 年“大跃进” 制定的经济指标一提再提,并且以“以钢为纲”,结果造成农轻重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经济效益严重下降;而这次“跃进”也是制定了高指标,并过分强调发展钢铁、石油、化工等重工业,而挤了农业和轻工业,结果造成农轻重比例关系更加失调。至于搞高积累,压缩人民消费,两次“跃进”都是共同的。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指导思想一再出现,确实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从领导者的主观愿望看,都是好的,都是要使国民经济发展得更“快”一些,但每次都是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这次因时间较短,1978 年 12 月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错误被及时纠正,损失较小), 结果反而“慢”了。我们应当从中吸取足够的经验教训,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能够沿着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道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