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定及其实施一、“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的基本思想。1979

年 4 月,中共中央又召开了工作会议进行具体贯彻。会议主要讨论了经济调整问题。会议决定用 3、5 年时间把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积累和消费等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调整过来,同时着手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改革,继续整顿现有企业。会议指出,按经济规律办事,使国民经济能够真正纳入持久地、按比例的、高速度发展的道路。会议正式确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

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新的“八字”方针,是以调整为中心。所谓调整,即坚决而逐步地把林彪、“四人帮”长期干扰破坏造成的各方面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基本上调整过来,使工业和农业、农轻重之间以及工业各部门间比较协调地发展;使积累与消费保持合理的比例,使整个国民经济真正纳入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发展的轨道。所谓改革,即积极而稳妥地全面改革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所谓整顿即继续整顿现有企业,特别是一部分管理混乱的企业,建立健全良好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所谓提高,即通过调整、改革和整顿,大大提高生产水平、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更好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在这次工作会议后,陈云、邓小平、李先念等曾就调整问题,写信给中央或发表谈话,提出了调整经济的必要性和进行经济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指出,应看到林彪、“四人帮”对经济破坏的严重性,虽然经过两年调整,但重大比例仍然严重失调,必须尽快进行调整,要有一个调整时期;前进的步子要稳,按比例发展是最快的速度;经济发展必须有综合平衡;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讲实事求是,要根据国情办事;搞生产不能仅注意数量,也要重视质量和品种;搞经济建设,必须走出一条中国式的道路,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决策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必须有两个部分,即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经济部分等。他们的这些意见,一方面使调整经济的决策在思想上逐渐成熟,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八字方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今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出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