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1953 年的“小冒进”和 1956 年的“冒进”问题

整个“一五”期间,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总的来说,发展比较正常,编制“一五”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总的说来是适当的,是体现了量力而为的原则的。但有的年度中也发生了一些偏差,这主要是 1953

年的基本建设中“小的冒进”和 1956 年基本建设中的“冒进”问题。

1953 年的“小冒进”,是 1953 年基本建设规模偏大。1953 年包括工业在内的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比 1952 年增长了 107.6%,而作为基本建设投资来源的国家财政收入却只比上年增长了 21.3%;而作为基本建设三大材料的钢材、水泥和木材只分别增长了 38.7%、35.7%和 42.3%。另外,与工业生产建设发展相联系的消费品的购买力增长 25.8%,而这种购买力赖以实现的消费品货源只增长了 18.7%。①这种情况表明,工业生产特别是基本建设的摊子铺得过大,其他方面跟不上,特别是财政方面。为了解决由于基本建设规模过大而带来的财政收支不平衡问题,1953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紧缩开支,平衡国家预算的紧急通知》。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② 《中国统计年鉴(1984)》,第 305、301 页。

① 《中国统计年鉴(1954)》,第 417、301、225—226 页。

9 月,全国总工会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竞赛,保证全面地完成国家的生产计划的紧急通知》。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促进了工业生产建设计划的实现和国家预算的平衡。

1953 年“小的冒进”以后,1954 年在工业建设中遇到了困难。主要是工业设备和原料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供产销发生不平衡现象。另外,1953 年又遭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原料减少,救灾费用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资金紧张。政府及时地采取了一些措施,推进了 1954 年的生产建设,使生产仍

然得以稳定地发展。到 1955 年,1954 年生产建设上所遇到的困难,在 1955

年仍然存在,自然灾害在 1955 年仍然继续发生。因此,在生产建设方面,开始压缩削减,而且压缩削减的比较多。结果,财政上出现了许多结余,建材方面也出现了过剩现象。有人称这种情况为保守现象。可是到了 1956 年则又发生了“冒进”。

1956 年基本建设投资增长速度为54.7%(1955 年基本建设投资为100.36亿元,1956 年猛为 155.28 亿元①)。而国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只有 5.7%。② 这一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 14.5%,与此相联系的职工人数也大大增加。1956 年计划新增加职工 84 万人,实际增加了 230 万人,超过计划 146 万人。工资总额增长也过快,1956 年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工资比上年增长了37%,而以生活资料为主的轻工业生产却只增长近 20%。这种情况使得国家的物资供应紧张,国家财政出现赤字(18.3 亿元③)。这是建国以来所没有的。当时到处有缺口,物资供应紧张。因此 1957 年不得不放慢速度。国家的

财政赤字问题,除了动用历年财政结余 16.5 亿元外,还向银行透支了 1.8

亿元。再加上这年信贷也出现了差额,所以货币的发行量增加了。与 1955 年相比,1954 年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了 16.9 亿元。市场上供需矛盾增加, 商品供应紧张。1956 年社会零售商品货源与当年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差额就达

25.6 亿元(当年消费品购买力增长 21.3%,而消费品货源只增长 2.6%), 因而不得不动用国家的商品物资库存约 20 亿元。

当然,这种“冒进”只是局部性的(如基建投资多支出的 15—20 亿元, 实际上只相当同年基本投资总额的 5—6%;社会商品零售货源与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差额 25.6 亿元,也只占当年社会商品购买力的 5.3%;动用的国家库存物资 20 亿元,也只占很小一部分,当年仅商业部门库存物资就有 200—300 亿元)。但是,这里的经验教训,还是值得认真汲取的。这种忽视量力而为原则,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最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特别是在经济建设比较顺利的时期,往往不顾客观条件,贪多求快因而出现“冒进”偏差。实际上,1955 年夏季以后,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影响下,已经出现了这种只注意需要而忽视可能的急躁冒进情况。1956 年 1 月,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曾经指出:我们应当努力去做那些客观上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不这样做,就要犯右倾保守的错误;我们也应该注意避免超越现实条件所许可的范围,不勉强去做那些客观上做不到的事情,否则就要犯盲目冒进的错误。1956 年 6 月,李先念在《关于预算的报告》中也指出:在反对保

① 《中国统计年鉴(1984)》,第 301、417 页。

② 《中国统计年鉴(1984)》,第 301、417 页。

③ 《中国统计年鉴(1984)》,第 301、417 页。

守主义的时候,必须同时反对急躁冒进的倾向。同年 6 月 20 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既要反对保守主义,又要反对急躁冒进》的社论,同时中央还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来纠正冒进的倾向。如 1956 年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由原规定增长的 21.7%,压缩下调为 19.7%;粮食增长,由 9.1%下降为 5.4%; 棉花由增长 18%,下降为 17%。另外,农业中过大的生产投资和非生产性开支,也加以削减。在压缩增长速度的同时,政府还号召全国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经过这些措施,纠正了一度出现的冒进倾向,使国民经济沿着积极稳妥可靠的道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