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世界经济集团的政策措施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世界经济集团化发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跨国经营。对于我国许多已在从事跨国经营或正准备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来讲,不仅要了解世界经济集团化发展对世界经济与跨国企业的一般性影响,更应了解和研究各个不同的区域经济集团的特点、内外政策、对本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的影响。
从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来看,我们目前应着重对三个区域经济集团加强研究,即欧洲经济共同体及其实现中的欧洲统一大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地区性经济集团。这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三个中心地区,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主要目标地区。
(一)欧洲一体化的变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整个欧洲人民和经济造成惨重的破坏。为了利用马歇尔计划①所给予的援助,在美国的鼓励下,1948 年由欧洲 16 国组成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其目的是提高货币的稳定性,联合经济力量,改善贸易关系。但事实上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对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并不是强有力的。因此,欧洲一些国家又作出了进一步的合作努力。
有些人主张建立共同市场,认为这样就可以取消所有贸易限制,以使商品、资本和人力自由流动,实行和谐的经济政策,并创造出一个共同的对外关税制度。结果,1957 年 3 月签订罗马协定,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其成员国有西德、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意大利。自那以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概念继续扩大,又增加了丹麦、希腊、爱尔兰、英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欧洲共同体各国进行着更加广泛的合作。
另外一些人反对完全一体化的概念,而偏爱自由贸易区域的建立,即在成员国之间取消工业产品自由流动的所有限制,但允许各国保持自己的对外关税结构。这种方法可以使成员国在自由贸易中获得益处,但又允许各国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与其它国家进行合作。尤其是英国人持这一观点,因为英国与英联邦国家已经发展了优惠的贸易关系。从英国的角度看,共同的对外关税限制了各国的自主权。
根据第二种意见,1960 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会议上建立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其中包括不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原成员国的 7 个国家,即奥地利、
① 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方案》,第二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由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 1947 年 6 月 5 日在哈佛大学演讲中提出,故名马歇尔计划。
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英国。此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有了变化。现在是:奥地利、芬兰、冰岛、挪威、葡萄牙、瑞典和瑞士。这些国家关心着以经济一体化来实现欧洲统一的问题,重申他们有兴趣朝着更加广阔的方向、方式发展。但是,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建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1)不象欧洲经济共同体那样,它们缺乏和谐的社会与经济政策;(2) 英国与英联邦国家之间存在着特殊联系;(3)奥地利、瑞典和瑞士三国政治上保持中立。①
一体化形式越简单就越好管理,如自由贸易地区和关税同盟常常只需要协调委员会即可管理;而一体化形式越复杂,就必须要建立官僚机构,如欧洲共同体就已建立了各种官僚体系,以便帮助其成员国建立共同的法规,实现其目标。
- 欧洲共同体的机构欧洲共同体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其四个主要机构组织权衡协调成员国之间共同的和各自的兴趣。欧洲共同体的四个组织是:欧洲共同体委员会、部长会议、议会、法院。
-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该委员会委员为共同体而不是为某一国政府工作。委员会由 17 名委员组成,成员轮流担任委员会主席。17 名成员组成为: 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英国各 2 名、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各 1 名。每一成员由部长会议任命,任期 4 年,也可连任。委员会是欧洲共同体的监察机构,它保证使共同体的法律和条约得到各成员国的执行,负责起草制定政策,在获部长会议批准后监督执行。委员会与国际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和联合国保持联系。各委员分管一专门领域。
-
部长会议。部长会议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它由每一成员国所任命的一名代表组成,负责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策,制定欧洲共同体的方针大计以及批准共同体国际间的协定。
-
议会。欧洲议会基本上是一个顾问性组织,其成员由各成员国直接选举产生。议员们倾向坚持特别的哲学观点,而不是代表某一成员国的愿望。不同国家组成的议会只有持有相同的政治观点才能组成联盟。起初,议员们的任期为 5 年,但现在由各国公民选举,议员的任期则根据各国法律决定。
欧洲议会现有议员 518 名,由欧洲各政治派别组成,下图显示欧洲议会 1979 年组建时与现在的变化情况。
图 2—1 欧洲议会席位的组成(1979 年 434 席位)
(摘自 JohnD.Daníelsand Lee H. Radebaugh《国际企业中》,第 235 页)
图 2—2 欧洲议会席位的组成(1990 年 518 席位)
(摘自 Richard Schaffer,Beverley Earle,and Filiberto Agusti《国际商法与其环境》,第 66 页)
① John D. Denielsand Lee H. Radebaugh, Internationa I Business Environments and Operations, Menlo Park, Calif.: Addison— Wesley,1990, P.233.
英国 |
81 |
比利时 |
24 |
---|---|---|---|
德国 |
81 |
葡萄牙 |
24 |
法国 |
81 |
希腊 |
24 |
意大利 |
81 |
丹麦 |
16 |
西班牙 |
60 |
爱尔兰 |
15 |
荷兰 25 卢森堡 6
欧洲议会在建立后的前 5 年,虽然被授权批准通过欧洲共同体预算,但总的说来当时的政治权力很小,欧洲共同体各成员国政府不愿将国家主权交给欧洲议会。现在欧洲议会的责权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①对部长会议提出的立法建议进行咨询;②将有关共同体的问题提交委员会和部长会议解决;③批准同意与第三国的贸易协定,议会可将违反罗马协定的有关事宜提交法院解决;④修改部长会议提出的欧洲共同体的预算。
- 法院。欧洲法院由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各推出一名代表组成,另加一名轮换法官。法院现有 13 名法官,这些法官由部长会议任命,任期为 6 年。法院是作为欧洲共同体的最高法庭,处理共同体法律与各成员国法律的冲突。委员会或成员国可将不执行法律或条约义务的其它成员国送交法院处理。同样地,成员国、企业公司以及其它组织可将未能正确执行法律或条约的欧洲共同体委员会或部长会议送交法院仲裁。1989 年 9 月,欧洲共同体又增设初审法庭,以减轻法院的工作量。
很显然,不是每一区域性经济集团都象欧洲共同体那样组织严密。在大部分情况下,区域性经济集团一般都有一个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委员会以及有一系列各种咨询委员会。但是欧洲共同体比世界上其它任何区域性经济集团更有抱负。欧洲共同体的发展很快,但发展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不得不增设庞大的官僚机构来解决这些问题。欧洲共同体原有 6 个成员国,1973 年增加到 9 个,1981 年增加到 10 个,1986 年增加到 12 个。①欧洲共同体成员国认识到,由于成员国数量的不断增加,加上各成员国中的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使得他们没有能实现罗马协定的目标。
因此,1985 年欧洲共同体决定于 1993 年实行欧洲全面经济一体化和欧洲统一。
- 欧洲和谐的政策
对欧洲共同体来说,实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收益是通过自由贸易地区减少对内贸易的壁垒和通过关税联盟采取共同的对外关税。同时,欧洲共同体也从实行其它一些政策中得到了好处。
- 共同的农业政策。欧洲共同体最著名的共同政策之一就是农业政策。欧洲共同体对农产品的生产和价格十分支持,如将 50~70%的预算用于这一项目,这在许多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常见的。概括起来,农业政策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①农产品自由贸易,这一政策还稍受非关税壁垒的阻碍。②支持农产品高价出售。这一政策在英国参加共同市场前颇被担心, 怕欧洲大陆因高价农产品而产生破坏性的通货膨胀。③对农产品进口采取不
① 欧洲共同体原有的成员国为:1957 年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1973 年增加了丹麦、英国、爱尔兰:1981 年增加了希腊,1986 年增加了西班牙和葡萄牙。
同程度的税收。这保证了外国农产品出售不得低于欧洲大陆农产品的价格。
④农业现代化计划。这将使欧洲共同体国家的农业更加有效。
-
劳动力自由流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助于重建欧洲。为了解决人力紧张的矛盾以及给装配线和一些手工服务工业提供不熟练的工人,欧洲共同体为南斯拉夫、土耳其、希腊等其它国家的移民提供了机会。本来的想法是,其它国家的临时工人只是不带家属单身一人迁移到欧洲共同体国家,工作 1—3 年。可是,许多不熟练的工人带着家属一起移居到共同体国家,申请长期居留,这就给一体化、国籍、住房、教育、福利等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
资本的自由流动。资本自由流动的两个重要方面是信息和货币可兑换性。投资者要作出明智决策,他们就需要高质量的财政信息,欧洲共同体设法使成员国资产负债对照表统一标准,提供正确的信息,伺时也要求成员国的企业;公司提供更多的有关职工、投资、停止投资计划的信息。
货币问题不象统一资产负债对照表那样容易解决。1979 年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创建了欧洲货币制度,希望稳定他们自己的汇率,并希望到 1981 年建立一种欧洲货币。可是,欧洲共同体发现很难对付各种干扰。欧洲共同体国家又期冀在 1992 年实行欧洲统一货币。
- 竞争政策。欧洲共同体在如何进行竞争和限制方面碰到不少困难。减少关税可以促进成员国之间货物的自由流动,但是也可以通过限制来减少竞争。结果,欧洲共同体采取一系列政策鼓励竞争。欧洲共同体的三个主要协定就是为解决横向交易、纵向交易、支配地位三方面的问题而制定的。
事实上,这些竞争的概念及内容很难把握。欧洲共同体负责工业事务的委员曾提出了许多建议以促进工业发展,但这些建议看上去好象是反竞争的。1981 年欧洲共同体制定了钢铁条约,结果为了稳定高价格却减少了钢铁生产。另外欧洲共同体曾考虑并建立了对纤维工业的联合行动计划,但是此协议未获批准。
- 欧洲经济共同体及其实现中的欧洲统一市场对我国的影响 1992 年 2
月,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谈判达成协议,并于 5 月 2 日在葡萄牙波尔图市正式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区的协定。欧洲经济区包括从地中海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 19 个国家,其中包括欧共体 12 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的 7 个国家。根据协定,从 1993 年 1 月 1 日起将建立拥有 3.8 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7.1%)和占世界贸易 46%的世界最大的经济区,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无疑将对欧洲未来经济格局乃至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统一大市场中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资本流动。在经济区内部,取消各种外汇管制,实行资本自由流动。
第二,在人员和货物流动方面,取消相互间的边境检查和公路运输的双边配额与许可证制度,建立单一机动运输系统,经济区内各国相互承认大学文凭。
第三,逐步消除边界税收。
第四,统一技术规格和产品标准,取消各国复杂不一的标准。
第五,以统一的经济区配额取代现行各国关税配额,即总配额由经济区主要进口国谈判确定,然后根据一定的比例分配。
第六,在经济货币联盟方面,逐步实行统一货币。
虽然有以上六个方面的措施,但欧洲经济区仅实施欧共体 60%的法规, 欧共体的农业税收和外贸政策将不适用于欧洲经济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
欧共体之间的边界仍将存在,关税仍将存在,前者向后者出口商品,必须提供以欧洲经济区为原产地的证明,并接受欧共体海关的检查,以及支付过境管理费用。因此,对于自由贸易联盟国家来说,参加欧洲经济区并不等于加入欧共体。
欧共体统一大市场和欧洲经济区的建立,对我国在欧共体的经贸活动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对欧共体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出口产品。现在,无论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资源、劳动力成本等方面来看,我们的产品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大市场形成后,由于生产和分配成本降低,欧共体成员国企业竞争能力改善,造成“贸易转向”,需求从欧洲共同体外部转到内部,将影响我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
第二,不少国家为在统一大市场后占有一席之地,避开种种有形无形的贸易障碍,已在欧共体的国家里直接投资办企业,从而使之竞争力大为增强。如果我们还是通过单纯的产品出口来与之竞争,那我们就会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第三,我国对欧共体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农副土特产品和轻纺产品。这些产品虽然是我国的主要优势产品,但也是欧共体主要限制进口的产品。此外, 我们在上述产品上,特别是轻纺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低成本,而非质量因素。统一大市场对高技术、高竞争力产品、用于文化娱乐等精神性和服务方面的消费品需求增加,我国的传统产品市场受到挑战。
第四,统一大市场实行单一的产品技术标准。由于我国按国际规范和标准组织生产的水平低,这样在与其它国家产品竞争中会处于不利地位。若与欧共体内国家的企业或外国在欧共体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在及时获得新标准及其发展变化、检测机构与手段的完备和权威、认可手续的繁简等方面更是缺乏竞争优势,甚至有因不符合技术标准而被迫退出市场的危险。
第五,欧共体是我国引进资金和技术的重要来源。现在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使得区内投资比区外投资更为有利,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已成为很有吸引力的投资吸收地,这对我们引进技术和资金都有直接的影响。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70 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美国的产品出口受阻。为了扩大出口,推动国内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投资,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同时为了与欧共体等区域经济集团抗衡,1991 年 2 月 5 日美加墨三国总统宣布推进北美自由贸易区设想。美国也要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经济区。美加墨三国总人口为 3.6 亿,领土面积达 2129 万平方公里,国民生产总值约 6 万亿美元。美国称北美自由贸易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市场”。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在美加墨三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一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开放金融市场,取消有关银行业务方面的限制;对多数商业性劳务贸易相互提供国民待遇;政府的购买对三国企业平等对待;相互保护知识产权、专利权和版权。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对美加墨三国都有利。墨西哥可获得更多的投资和新技术,增加就业机会。美加的公司到墨办厂,则可扩大其工业产品市场,并可利用墨的廉价劳动力来降低成本,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的影响主要在于:首先,墨西哥对美加的出口商品形成直接的竞争优势。其次,墨西哥的产业发展水平与我差不多, 同样需要引进资金和技术,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其引进资金和技术、接受美国转移的产业很有利,如此一来,势必对我国企业从美国引进资金和技术带来困难。第三,从长远看,美国的战略意图是以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为基础, 组建全美洲共同市场,这样将使我国的产品出口、引进资金和技术上都处于不利的地位。
就从美国一国来说,进入 90 年代,严重的经济衰退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使美国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为了适应这一环境,美国各企业正在在对其管理体制进行调整:
-
经营战略着眼于全球化。一是市场全球化,二是生产全球化。目前生产全球化的趋势更为突出,因为采用合资或独资的方式在全球各地进行生产,不仅节省运输费用,还可以绕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据了解,在当前的经济衰退中保持了较高增长率和利润率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已实现了生产全球化的跨国企业。
-
企业规模追求大型化。为追求效益,许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向大型化发展。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在纵向方面,它不仅拥有一批供应厂商,而且拥有赫兹(Hertz)租车公司 49%的股份,该公司每年向福特公司购买大量企业。为了促进销售,福特公司还拥有自己的金融公司。在横向方面,福特公司与日本马自达公司,与南朝鲜、英国以及阿根廷等国汽车公司合作,共同装配汽车。
-
调整组织机构,力求灵活机动。从 1991 年下半年以来,在美国企业管理上勘称楷模的通用汽车公司和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先后对其组织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些调整的特点是:将下属生产单位划成自负盈亏的利润中心,同时下放决策权,使其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自由决定自己应该生产的产品。这种组织上的调整将使这些企业出现新的活力。
-
在“研究与开发”方面建立“研究联合体”,实现研究合作化。近年来,美国的大企业联合进行研究蔚然成风。例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 同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Cor。)联合研制个人电脑及其软件。又如,在联邦政府资助下,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等三大汽车公司联合研制电动汽车使用的新型电池。此外,在美国还出现了 250 个“研究联合体”。这种“研究联合体”实际上是一种大型的研究公司,其研究费用由参加该“联合体”的成员公司共同负担。其优点是避免重复研究,节省费用。据报道, 仅福特汽车公司就参加了 8 个“研究联合体”,请它们帮助研究保护、工程技术、材料等方面的课题。
(三)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起着关键作用
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集团,除了东盟这一初级实体外,其余因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过大,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大于对亚太市场的依赖,因而仍处于自然的联系和分工状态,并没有能够形成真正的区域集团化的经济实体。但以东亚经济一体化为基础,建立亚太经济圈的发展潜力很大。从 80 年代后半期起,世界经济合作已有明显的发展,尤其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的进程明显加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区内各国和地区相互贸易和投资迅速增长。日本有近 1/3 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亚洲“四小龙”的出口产品也有大约 30%输往美国,13%左右销往日本。在区内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方面,日美两国是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获得外资的主要来源。日美两国的直接投资分别占“四小龙”和东盟外来直接投资的 2/3。而亚洲“四小龙”在接受外资的同时也有大量资本输出。1989 年“四小龙”对东盟四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当年直接投资多达 48.6 亿美元,已相当于同年日本对东盟这四国直接投资的89.4%。1990 年“四小龙”对这四国的直接投资超过 60 亿美元,已比日本当年的投资多 83.7%。进入 90 年代后,“四小龙”的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加速”,投资的重点是我国和东南亚地区,其中尤以台湾最为突出。
第二,区内各国和地区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已形成一种动态和多层次的国际劳动分工。亚太地区,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部门的转移,已逐步形成明显的按不同技术层次进行的国际分工。处于最高层次的是发达国家日本;第二层是富于新兴工业经济的亚洲“四小龙”;第三层是东盟国家。在这种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除了传统的垂直分工外,己开始出现部分的水平分工和一些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过渡的形态。
第三,区内的经济合作机构已由原先属于民间的协商机构过渡到官方的协商机构。1989 年 11 月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
(APEC),使亚太经济合作开始进入官方协商机构的新时期。1991 年 11 月, 中国、台湾、香港正式参加该组织的活动。
展望 90 年代,亚大地区经济合作形式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
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促使加强合作。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对促进亚大地区的合作构成了明显的外部压力,而亚太区内国家和地区通过几年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实践,使区域性合作的愿望进一步增强,但由于亚大地区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近期还不可能建成类似欧共体那样组织紧密的经济一体化实体,因此,预期在经过相当时期的酝酿后,在全区域建立起来的将是较为松散的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经济合作组织。
-
除了已有的东盟(ASEAN)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SAARC)等区域合作组织外,本世纪内也还可能建立起一些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目前在亚大地区呼声较高的是要求建立包括中、日、南北朝鲜、俄、蒙等国的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和由中国华南地区与港、澳、台组成的“南中国共同市场”。
-
小区多边合作将得到迅速发展。例如,东盟内部由新加坡和印尼的巴坦岛及马来西亚的柔佛州组成的“增长三角”。此外,中、老、缅、泰、柬、越等国共同开发“湄公河流域”的设想也具有颇为诱人的前景。
-
区域合作的内容将由以贸易和投资带动的生产合作,进一步扩大到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运输)、能源开发与环保、人口控制与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
总之,出于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多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亚太地区的国家有可能联合起来,建立亚太经济圈。
对亚大地区的经济合作起核心作用的是日本,它通过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扩大从亚洲地区的进口,加强对亚洲地区的投资,转移技术等方式,来
推动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国际合作与分工体系。
随着亚洲“四小龙”经济实力的增强,它们对亚洲地区国际经济合作的影响日益增大,未来资金流向趋于地区化。如香港在 1984 年至 1988 年间仅
对我国的投资总额就达 65 亿美元,香港在新加坡、台湾、印尼和泰国等均有庞大的投资,新国坡政府则以直接参与外国的大型投资项目作为促进新加坡商业全球化的战略。台湾企业对外投资以制造业为主,其余是对自然资源及服务业,占对外投资总额的 32%。南朝鲜制造业对外投资增长最快,其中 30
%的投资是在亚洲地区。
我国是亚太地区的一个大国,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亚太地区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条件,亚太经济圈的形成与我国的经济密切相关,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是我国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国力大大增强,对亚大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我们面临的竞争也是激烈的。比如,从技术方面来看,我们的高新技术产品或比较先进的产品与日本及“四小龙”有竞争,我们的一般技术产品与东南亚国家的竞争更为激烈。
(四)拉丁美洲的合作
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在过去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波折。原来的两个集团, 即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和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现在已改变了名称和注意力。尽管进行了变革,但创建一体化时的宗旨仍然保持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解决收支平衡问题所采取的进口替代措施战略注定要失败,因为拉丁美洲是小国市场。因此,拉丁美洲需要建立经济合作以扩大潜力市场规模,这样国家企业可以实现大规模经济,并且可以参与世界性的竞争。
泛美开发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拉丁美洲的一体化有三种形式:自由贸易地区、共同市场以及部分经济优惠模式。①自由贸易模式的两个组织是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和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创建于 1960 年,当时欧洲经济共同体也刚组建;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创建于 1965 年。但是,这种形式未能持续很久。
自由贸易地区模式未能取得成功,因此,拉丁美洲又出现了第二种模式, 即由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大中的几个邻近成员国所成立的安第斯集团。他们认为一体化需要有比自由贸易更多的合作形式,为此他们制定了共同的对外关税政策,即对外国投资资本输入的限制,以及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一体化。这些一体化形式与中美洲共同市场和加勒比共同体及共同市场的目标差不多。安第斯集团决定发展小区域工业,并将这些小区域工业分配给其成员国。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发展,但问题的另一面是区域性影响了实现全面一体化。
第三种模式是由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采取的部分经济优惠政策。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原有成员国决定不参加安第斯集团,但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却给其成员国提供建立一系列双边协定的机会,只要期望建立这类关系,他们就可以扩大与其它国家的经济往来。这样就会促使有共同兴趣的国家更快
① “ Inter- 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Predicts Renewed Push for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Latin America.”I M F Survey , December 10,1984. P P.369,374—376 。
地发展起来。
最近,拉丁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 4 国总统签署协定,
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协定国总部设在拉丁美洲 11 国一体化组织的所在地——
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共同市场集团由其成员国总统每 6 个月轮流担任主
席。根据 1959 年罗马协定建立欧洲共同市场模式,这一在巴拉圭首都签署的共同市场协定决定了今后的发展计划。虽然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创建于1960 年,但是联合的效果并不大。这次 4 个国家建立共同市场,决定从 1995
年 1 月 1 日起,4 国将实行逐步减税、免税贸易,取消关于物品、服务、资
本、劳动力流动的限制。虽然未通过关于建立共同货币的计划,但是 4 国同意将协调货币、财政、交流和海关政策。①
(五)非洲地区的联合
非洲经济一体化也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如象牙海岸在非洲就参加了与政治和经济发展有关的 6 个不同的组织。非洲的主要集团有:西非经济共同体, 由布基纳法索、象牙海岸、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和塞内加尔组成;协约委员会(Entente Council),由贝宁、布基纳法索、象牙海岸、尼日尔、多哥组成;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由贝宁、佛得角、冈比亚、加纳、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象牙海岸、利比里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多哥组成;非洲和毛里求斯共同组织,由贝宁、Burkina, 中非共和国、象牙海岸、毛里求斯、尼日尔、卢旺达、塞内加尔、多哥组成; 非洲统一组织则几乎由非洲所有国家组成;南非发展协调会议,由安哥拉、博茨瓦纳、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斯威士兰、但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组成。除以上 6 个集团外,还有非洲开发银行。
这些集团有许多重迭的地方。虽然大部分集团是以经济一体化形式进行合作,但这些集团成员国总的来说比较穷,经济比较落后,合作的基础不扎实。非洲大多数国家主要依靠农业作为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那里大部分工业水平低,因此还需要保护政策,根本不能开门与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竞争。这种状况阻碍了自由贸易地区的发展。大部分集团也试图在其它领域进行合作,如交通、其它基础工业、小型工业项目等等。
除了非洲统一组织外,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是最大的集团,它设有四个委员会:(1)贸易、海关、移民、货币与支付;(2)工业、农业与自然资源;(3)交通、电信与能源;(4)社会与文化事务。如同欧洲共同体那样,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努力取消所有内部关税,以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但是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很难实现象欧洲共同体那样的其它内容的一体化。非洲统一组织是非洲区域性合作的最大的集团,它的宗旨是在非洲消灭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也就是说,重点不在经济发展。因此,以上所提到的非洲其它的小集团在经济合作方面才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