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利率

要将利率(interest rate)与汇率联系起来,首先必须将利率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这是通过费希尔效应(fisher Eifect)所完成的。这是欧文·费希尔(Irving Fisher)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每一国家的表面利率等于投资者所需要的真实利率(比率在各国趋于一致)加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因此, 两国的利率差距即等于两国的通货膨胀差距。假如 A 国的利率比 B 国的利率高 5%,A 国的通货膨胀率息比 B 国高 5%,因此,两国的真实利率(表面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是相同的。如果投资者知道一国的真实利率高于另一国的实际利率,直到通过表面利率或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使真实利率相等为止,

① 关于此公式, Alan C. Shapiro 在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一书中有详细说明。

他们将在真实利率高的国家投资。如两国通货膨胀率相同(无差异),而 A 国的利率比 B 国高 5%,投资者仍在 A 国投资,因为他们可以获得更高的实际收益。

从利率到汇率可以国际费希尔效应(International Fisher Ef-fect, 简称 IFE)为桥梁。根据国际费希尔效应,利率差异是现汇汇率未来变化的公正预示。两国之间现汇汇率的变动幅度,与二者利率差距相等。

用美国与墨西哥作为事例说明,国际费希尔效应认为,如果美国的利率与墨西哥的相比低 5%,比索的价值在未来将降 5%。所谓降,就是比索将贬值。根据费希尔效应理论,美国表面利率低于墨西哥 5%、因为通货膨胀也低。因此,如果美国的通货膨胀也低于墨西哥的话,比索将贬值 5%左右。各国利率差异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目前,国际储备

货币多元化,国际货币市场上游资充斥,国际企业、跨国公司、跨国银行以及大量的投资者的资金在国际市场上活动,利率的差异对汇率变化的影响就更大了,从 1978 年至 1991 年,美国、日本、德国三国货币汇率的变化与三国实际利率差异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0 年至1990 年,美元、马克和日元在世界货币储备中的地位出现了明显变化。1980 年,美元在世界货币中所占比重为 68.6%,到 1990 年跌至 56.4%,1980 年, 马克的比重为 14.9%,1990 年增至 19.7%;日元的比重由 1980 年的 4.4% 上升到 1990 年的 9.1%。1979 年底美国的表面利率急剧上升,使它的实际利率在 80 年代后期超过了德国,1981 年超过了日本,由于美国的实际利率大大高于其它西方国家,所以大量资本涌入美国,使美元汇率上升。但是现在美国经济不景气,其表面利率下降,实际利率也下降,汇率也下跌。

一种货币在国际货币储备的地位取决于用它结算的国际贸易量。目前德国 80%的出口用马克结算,日本在对亚洲国家的贸易中有 40%是通过日元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