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曾这样告诫美国人:“我们应该记住两件最重要的事情。第一,昨天已经过去了;第二,我们现在必须适应这个各国互相依赖的世界。我们当中有些人认为这些观念很难接受。” 这话是针对美国的过去和未来而言的,不过,如果换个角度,也同样适合于中国。

“昨天”是什么?“昨天”的中国是一个经济封闭,以国内市场为主,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这种体制下中国经济的原始推动力是超强度的投资需求,而不是消费需求;是人均消费力极度低下情况下的国内市场,而不是庞大的、人均消费水平较高的国际市场。经济资源不能在全球或数国范围内进行最优配置: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难以流动而导致浪费,充足的世界资金因锁国而不能流进中国。战后世界的发展一次又一次给所有在这个地球上的国家公平地提供了机会,日本抓住了,亚洲“四小龙”抓住了⋯⋯遗憾的是,中国没有抓住,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原因何在呢?除了束缚生产力的经济体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根源,即内向型的、封闭的经济发展战略。世界银行对 41 个发展中国家(占发展中国家 1985 年国内总产出的 66.5%)23 年经济发展的研究结果表明,凡是走开放、外向发展道路的国家和地区,在绝大多数指标上优于那些封闭的、内向经济的国家。中国选择了后者,幸亏中国有一个广大的国内市场(尽管人均消费力极低),否则,经济会更加糟糕。

好在昨天已经过去,我们正在面对今天。今天是什么样的呢?首先是世界性的市场。这种市场甚至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形成。其次是生产,包括生产要素的均衡、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方法和手段的借鉴,全部越过了国家和地区的界限,纳入了世界性的活动范围。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本来就相互依赖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如果说,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没有一个人敢声称,某件产品全部由他一个人制造,那么,在国际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恐怕也很难有一个国家断言,某件产品从原料供给一直到产品销售全部在一个国家内进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以及区域经济集团化,都是今天我们这个星球上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不同国家之间商品的交换和流动,即贸易,曾经是世界经济关联的主要

手段。但是,它已经被跨国企业所替代。经济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发达国家无不以世界市场作为自己发展经济的舞台。能否实现经济国际化,直接决定了一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而企业的跨国经营则是经济国际化的基本途径之一。企业的跨国经营,不仅可以利用国际分工,引进外资、技术、人才和管理,同时又可以进入国际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在南京大学 1992 年企业跨国经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部跨国公司和管理中心主任哈姆丹·本耐沙指出:“今天,跨国公司已经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些跨国公司决定着国际经济关系,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它们还对贸易、技术和资金的流动起着越来越大的决定作用。它们的活动对世界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统计数据也证明了上述观点。据《联合国 1992 年度世界投资情况报告—

—跨国公司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截止 1990 年,跨国公司的总数已超过 3.5

万家,其子公司已达到 15 万个。伴随着跨国公司数量激增而来的,则是 80

年代后半期外国直接投资的大幅度增长。目前全世界外资总额已达 1.7 万亿

美元,而 1990 年一年就达到 2250 亿美元。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的全球销

售额约为 4.4 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大大超过包括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内的世

界出口总额 2.5 万亿美元。

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参与世界跨国公司发展的潮流。在 80 年代,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仅次于新加坡、墨西哥和巴西的外国直接投资的第四大接收国。1991 年则是发展中国家中外国投资的最大接收国。同时,中国自己也成为相

当大的海外投资者。截止 1992 年底,中国在海外开办的合资、独资、合作生

产企业达 4117 家。中国的跨国企业,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首都钢铁公司等,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实体,它们在发展中国家和欧美等发达国家拥有一定规模的资产。这些公司正在迅速学会如何在全球性的经济竞争中取胜,同时确保获得市场、信息和技术。

但是,中国的跨国公司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跨国公司数量少,平均规模小,经济效益较差,缺乏跨国型的经营管理人才,这些都将严重地阻碍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过程。即使是联合国也注意到这些问题。10 多年来,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始终寻求在两个主要方面向中国提供帮助,一个是制订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法律框架,另一个更重要的是,开发中国的跨国经营人力资源。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制订了中国管理人员培训计划,该计划为在跨国公司工作的合格的中方经理提供半年到一年的在职培训。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能够到联合国受训的人员不可能很多,而且费用昂贵,远远不能满足中国迫切的跨国经营的需要。更何况一年半载恐怕难以使长期囿于国内市场观念的经理们一下子变成能适应世界经济竞争的企业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中国目前这种状况下,必须从大学开始,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出一大批各种层次的跨国经营人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联系实践,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际企业管理丛书。幸运的是,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的一批中青年专家学者勇敢地承担了这项任务,撰写了这套《国际企业管理丛书》。这套丛书总共分八册,它们是《国际企业经营管理总论》、《国际企业管理:环境、组织、战略》、《国际企业管理:金融、财会、税收》、《国际企业管理:营销、广告、公关》、

《国际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企业管理:跨文化的管理》、《国际企业管理:风险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各国商务惯例与规则》。总体上说,这套丛书有下列几个特点:

  1. 内容丰富,覆盖面大。该丛书包括环境、组织、战略、金融、财会、税收、营销、广告、公关、人力资源、跨文化、风险、各国商务惯例和法律规则,几乎囊括了国际企业管理的所有内容。

  2. 新颖而不陈旧。本套丛书主编赵曙明教授在美国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专门从事“国际企业管理”博士后研究,并先后四次赴美、加、澳、日、德、荷、英等国从事跨国公司的研究,被数所名牌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在国际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精深的造诣。其他一些作者,致力于海外投资、跨国公司、三资企业研究有较长时间,有的到日本、美国、法国等国进行过专题考察,有的在港澳地区接受过这方面完整的教育。知识结构比较新的作者,再加上参阅、吸收了当今世界上最新研究成果,这套丛书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目前国际企业管理的最新发展水平和状况。

  3. 理论联系实践,并且能适应各层次不同水平读者的需要。中国有句古

语:学以致用。本套丛书既适合于做大专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到海外办企业的广大经理和管理者自学参考之用。同时,国际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者和广大的经济管理干部也可从中获益。

此外,该丛书体系合理科学,理论有深度。书中的案例既和理论论述结合得很好,又生动活泼。通过学习理论、分析案例,可以提高读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管理学界第一套比较全面、完整地介绍国际企业管理的丛书,值得我们一读。尤其是作者们筚路蓝缕,辛苦耕耘,更是功不可没。能有机会为《国际企业管理丛书》作序,我感到非常荣幸。本套丛书的

主编赵曙明教授是我在中国的老朋友。80 年代中期我在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商学院院长,是他与我探讨联合培养中国工商管理硕士班,后来我们成功地在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合作培养了 30 名中国工商管理硕士(MBA)。

1990 年他应邀来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商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并兼任客座教授,他那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精神值得我们美国学者学习。1992 年他又倡导由南京大学与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召开“企业跨国经营国际学术研讨会”, 此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双方还合作培养中美经理管理人员。不论他在美国, 还是在中国,我都钦佩地看到他作为教师、研究者以及管理者所显示的学术水平和组织管理才能,他在国际企业管理研究方面很有造诣。他主编的这套丛书体系全面,内容新颖,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中国古人云:开卷有益。作为一位美国大学商学院的院长和企业管理学教授,我希望广大读者能从这套丛书学到知识。但我更希望以这套丛书为起点,中国管理学界编写出更多更好的著作来,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作出贡献。

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斯坦利·希利

(Stanley J.Hille) 1993 年 1 月于美国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