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各种理论,下面介绍几种。

  1. 控制理论。不论所在国政府、企业或个人都很关心投资的控制权问题。如果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仅仅是从全球着眼或从母公司国家利益出发,决定子公司的经营的话,也许不能为所在国的目标或兴趣服务。

所谓直接投资,即是国家、企业或个人通过控制外国资源、生产设备等来增加其在国外的销售额。有直接投资就会有控制。要有多少投资股份才有控制权,没有具体说法。如果股份不很集中,分布很广,那么股份少时也许在经营管理上也能有一些影响。但是,有时即使有百分之百的股份,也不一定保证有百分之百的控制权。如果政府规定应招聘什么样的人,按什么样的价值出售产品,怎样分配收入利润,这样也可以说,政府拥有不少控制权。这些问题的决策经常是政府对在本国境内的外国投资者作出的。这当然不是说政府从有投票权的投资者那里夺取控制权。如果独资或合资企业需要某些资源才能正常运行的话,那么谁控制这些资源,谁就有发言权。一般而言, 政府对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有规定,至少要有 15—25%的股份所有权,才能算是直接投资。

  1. 生产要素理论。不论是资本还是其它资产转让到国外,都是作为直接投资形式,他们是一种生产要素。直接投资经常是投资者向国外投资资本、技术、原材料、人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动。利用国外较丰裕或低廉的生产要素以满足本国资源的需要,或降低生产成本,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共同动机之一。在全球性能源紧缩时代,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中东及其它产油国扩大直接投资,尽力使本国所需资源得到满足。日本是靠外国资源发展生产,它必须在国外大量投资,以获得本国所需的资源。

每当各国生产要素比例有很大差异时,那些生产要素较多的国家就会有压力,促使他们向生产要素少的国家投资,以便获得最大的利益。如果一些国家土地或资金缺乏,而劳动力过剩,劳动者有失业的可能或工资付得很低的话,如果允许,他们将会被吸引到有就业机会而且高工资的国家。同样地, 资金会从资金雄厚、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资金短缺、利率较高的国家。如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美国许多资本流向墨西哥,而墨西哥许多人力流向美国。

如果制成品和生产要素都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那么转让物品和生产要素的比较成本就会决定生产地点。随着自由贸易和自由生产要素的流动, 墨西哥引进美国资本为自由贸易和自由生产要素生产产品,这也许比向美国输出劳务更便宜得多。但实际上,不论生产要素还是制成品都不可能在国际间完全自由地流动。

只要国家对进出口政策稍加改变,就会大大影响怎样生产产品或什么地方生产产品最便宜的情况。就美国而言,最近美国的资金流出比劳动力的流进要自由得多,其结果是,美国对直接投资生产产品增加了控制。

尽管为了通过在国外生产产品再进口而增加直接投资,许多企业往往仍将其在国外生产的产品大量出口到他们在国外的其它子公司。如果不是为了在国外的投资保持下去,许多这类出口也不可能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要素是作为贸易的代替物激励着这类现象发生,原因之一是国内公司将原材料和零部件运送到国外公司组装成成品,如墨西哥政府要求所有在墨西哥出售的汽车都必须在墨西哥组装,因此美国的 Chrysler 汽车公司在墨西哥投资时,零部件是从美国运进的。外国子公司或附属公司也向本公司购买主要设备或零部件,这是达到全球统一标准所需要的产品要求。

一家在外国的公司在为母公司担任出口其它产品的销售商时,也可以生产生产线上的部分零部件。

  1. 市场驱动理论。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国际贸易的发展先行于国际资本输出的发展。众所周知,19 世纪后期西方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兴起和扩展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就已发展壮大的商品输出的基础上推动起来的。为了保护和扩大国外市场,需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消化其相对过剩的资本。不仅是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之间有直接投资,而且发达国家相互之间的直接投资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也在发展。

市场驱动现象的出现一般基于以下四种原因:(1)交通运输。早期贸易理论家们很少考虑货物从一地运到另一地的运费,但现在理论家们已考虑产品的所有费用,即生产成本费和装运费。有些产品如果将其生产成本费和装运费加起来,远距离的运送是不实际的,因此有些产品必须考虑在当地生产, 如软饮料、报纸之类的产品。简言之,如果要在国外销售,一般在国外生产比较合算。

  1. 贸易限制。各国政府往往制定各种法律规定限制贸易的进出口。如果政府对进出口限制很严,尤其是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公司往往绕过贸易壁垒以保持既有的市场或开拓新市场。我们知道,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扩大在美的直接投资。

  2. 消费者抵制。除了政府对进出口有法律限制外,有时还有消费者的抵制。即使有时国内产品比国外产品还贵,消费者还是购买国内产品,其原因有时是因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情绪,有时是由于国外产品的维修没有国内产品来得方便。因此,许多公司在海外建立分公司、办事处,处理业务及扩大其市场。

  3. 新技术的引进。追求新技术,谋求占有新兴工业产品的市场,也是市场驱动的动机之一。如日本和欧洲的跨国公司在通过许可证贸易从美国取得尖端技术遇到困难时,就纷纷到美国设立子公司。发展中国家也有在海外与发达国家企业设立合资或合作企业的,以求掌握先进的生产、销售和管理技术,为日后本国开拓国外市场打下各方面的基础。

  1. 政治动机理论。前面提到,对外贸易有时是出于政治目的。如重商主义阶段,欧洲列强利用殖民地以便控制外国贸易和扩大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战后殖民主义瓦解,原来一些西方宗主国仍企图保持在原来殖民地或附属国的利益。有人认为这些老殖民主义的目的可以通过控制不发达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向这些新兴的第三世界国家投资来实现。如美国的一些企业控制

了某些不发达国家的主要原材料生产,这就能有效地阻止敌视美国的国家获得这些原材料,同时美国也可以控制本国原材料的价格。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建立了有政府参加的国家石油公司,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对美国跨国石油公司的依靠,因为美国的跨国石油公司也许会优先考虑美国的石油供应。

政府对跨国公司向其它发达国家扩张的鼓励,也许是为了获得对更大的主要资源的控制。如日本的某些食品、木材以及原材料主要靠外国资源,近年来,日本政府部门一直帮助日本全国性的大公司在这方面向国外投资,以便保护对日本的资源供应。当然,控制资源不一定是鼓励直接投资的主要政治目的。如 80 年代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对与古巴卡斯特罗政府敌对的一些加勒比海国家增加投资。这些鼓励政策又吸引了不少对这些地区的其它投资,加强了友好国家的经济往来。而那些对这一地区持敌对立场的政府要想继续实行控制就较困难。

政治动机理论还包括一种情况,即当一国的政治形势不稳定以至恶化, 包括有些发展中国家实行国有化政策等时,会引起资本逃避,以寻求投资的安全场所。如一些到美国投资的其它国家企业即是如此。

  1. 供应导向投资理论,供应导向投资是因国外便宜的劳动力及原材料而激励向国外的直接投资。
  1. 纵向结合。纵向结合指从产品的生产初期到最后的分配的不同阶段的控制。当产品的市场销售更加复杂时,更需要将资源结合起来并分配到几个国家。如果一国有铁,另一国有煤,第三国有生产钢或钢产品的技术和资金,而第四国需要钢或钢产品。那么这四个国家之间可以有某种独立性。为了保持生产和销售流通的连续性,这些国家之间有一种需要建立密切关系的强烈愿望。增加这种流通的方法之一,即是通过对国外经营进行投资,取得管理上的发言权。世界上大部分对石油的直接投资也许可以通过这种独立概念来解释。因为许多石油的供应不是设在那些大量需要石油的国家,所以石油工业是在国际基础上的纵向结合。

某些经济也是通过纵向结合获得。供应和市场越来越有保证就使企业的存货越少,并且在促销上的花费就越少。纵向结合使企业间自行的价格转让, 在资金、税收和利润上从一国转到另一国有更大的灵活性。如巴西一家公司将生产的原材料运往德国生产成品,这样巴西子公司向德国子公司索取原材料的价格就有很大的自由权。如果德国税率比巴西税率要高的话,巴西子公司也许向德国子公司要价高,以便利润转移到巴西,因为巴西税收低。从另一方面讲,因为兑换控制问题,从巴西将资金转出很困难,那么,巴西子公司也许向德国子公司要价很低,以便将利润转到德国。这种方法是为了将资金从巴西转移出去。

纵向结合的好处是使公司由于市场或供应导向增加国外投资。不过最近几年,在制造业方面,不少企业为了从其它国家获得原材料,也采取纵向结合以外的方式增加投资。

  1. 合理化生产。现代企业越来越多地在世界各地设立子公司生产各种零部件,目的是利用不同的劳动力、资金和原材料等成本的有利条件。如美国就有大约 200 多家公司在美墨边境建立了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分公司,只要将成品再从墨西哥出口即可,而向墨西哥进口半成品是免税的。当在墨西哥需要人工操作制造的产品完成后,再将货物运回美国,美国只按在墨西哥

产品上的加工的价值收税。这种利用廉价人工成本制造产品一部分零件的办法,除美国外,还有其它国家采用,如瑞典就有不少公司用此办法在波兰大量投资。

零部件合理化生产的一个选择办法就是分别将产品的一部分的生产安排在某一国。如美国在法国的一家子公司,只生产 A 产品,在巴西的另一家公司只生产日产品,在美国本土的工厂只生产 C 产品。每一公司都向世界各地销售,以便各公司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以及利用投入成本的差异影响整个产品的差异。每一公司也可以获得进口特许,因为可以表明产品的生产和收入都是在当地发展起来的。许多外国公司在世界各地主要城市都设立办事处,目的是为了及时获得信贷市场或影响世界性资本的市场信息,以便为本国提供获得既快又好的合理化生产的资源。

  1. 产品寿命周期理论。60 年代后期,为了解释世界贸易和直接投资模式,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即产品寿命周期理论。简言之,产品寿命周期理论表明,某些产品要经过四个阶段的周期循环:引进、增加、成熟、下降。产品的生产地根据不同周期循环阶段而在国际间转移。
  1. 引进。由于用户与市场的需要,新产品被不断地设计出来。当新产品被设计出来后,一般首先在国内生产和试用,以获得市场和用户的反馈。在产品周期的引进阶段,大部分产品都在国内市场销售,只有少部分产品放到国际市场上去推销。

  2. 增加。当新产品引进后,如果销售量增加,对竞争者来说,就有一种刺激,促使他们去打破垄断局面。他们可以经常通过改变产品来达到这种目的。同时,由于国外市场的需求,因而考虑在国外直接投资生产产品,以便减少成本、运输和税收。外国对产品的需求以及税收和运输费用越高,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发展很快。一般是新产品生产商或原有垄断公司会这样做。

  3. 成熟。在成熟阶段,产品的世界性的需求量由大趋于平衡,也许在有些国家还会有增加的现象,但在另一些国家却出现下降的趋势。在这一阶段,有些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商被淘汰,所以产品模式变得更加高标准。由于用户了解各厂商同类产品的质量,所以价格成了重要的竞争武器。因为市场和技术分布广,所以发明产品的国家不再有生产优势。于是不少企业将工厂转移到一些不发达的国家,这样可以利用那些国家不熟练但比较便宜的劳动力有效地进行生产。

  4. 下降。当产品趋于下降阶段时,那些在成熟阶段出现的因素将持续下去。工业发达国家的市场比不发达国家市场下降得更快。到了这一阶段, 市场和成本因素使得几乎所有生产都设在不发达国家。

一般而言,产品寿命周期理论认为,新产品倾向于在工业发达国家生产, 而发展中国家却有装配成品的优势。其原因是,发达地区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也有研究和发展产品的费用,就象公司在进行开创性经营一样,制造新产品也是在新产品的发展中进行的。但是,当产品成熟后,就需要在世界上发展地区性的大市场。

在这时将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是有利的,因为那儿有不太熟练但便宜的人力。最近的实践表明,这样的理论模式代表了许多产品的基本情况,但不是全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