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是帮助解释货币关系的主要理论。这一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在本世纪 20 年代系统地提出来的。①购买力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前者说明在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后者说明汇率的变化。

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园外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它在本国具有购买力。因此,一国货币对外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在其本国所具有的购买力决定的,两种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两国货币的汇率。(见图 5—1)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的升降是由于物价或货币购买力

图 5—1 购买力平价

的变化。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要与同一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国内与国外价格关系的变化就意味着两种货币的汇率必须调整。如果我们用美元与人民币相比,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美国的通货膨胀比我国低 5%,我们就可预测,人民币比美元的价值就要降低 5%。也就是说,人民币降值,它要比调价之前美元的价值要低,或者说,美元对人民币的价值要比以前高,可以换更多的人民币。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奉行闭关自守的对外经济政策,加上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一旦开放必然引起对外汇的强烈需求,而且过去法定汇率不适应进出口,不利于吸收外资和增加资本项目的盈余。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定汇率在不断地向下调整,从 1981 年的 1 美元合 1.50 元人民币,一直

下调到 1992 年 10 月 17 日的 1 美元合 5.53 元人民币。法定汇率的下调在一定时期内对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以及吸收外资起了一定作用。

为了表示通货膨胀与汇率的变化,我们可以用西方一些学者所研究汇率

① Gustav Cassekl Moneyand Foreign Exchange Afterl914, London: Constabie,1992.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 , 详 见 Cawvence H. of ficer 的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and Exchange Rates: Theory, Evidenceand Relevance。1982 年版。

确定的以下公式来说明。①

通货膨胀与汇率的变化公式:

et − e 0

= ih, t − if, t

e0 1 + if , t

式中 e——本国多少货币与外币一个单位的现汇汇率; i——通货膨胀率;

h——本国货币; f——外币;

o——基期;

t——末期。

预期未来的汇率为:

e t = e0 (1 +

ih, t − if , t 1 + f , t )

如在 1976 年 8 月 31 日墨西哥比索从原来的 12.5 比索合 1 美元,也就是

说,0.08 美元换一个比索,降低到 20.5 比索合 1 美元(大约 0.0488 美元换

1 比索)。这是 1954 年以来的第一次调价。而消费价格指数从 1955 年 57.2 增加到 1975 年的 176.8;美国同一指数从 69.0 增加到 138.6。用上面的公式计算:

in, t =

138.6 − 69

69

= 1.01

if , t =

176.8 − 57.2

57.2

= 2.09

e = 0.08(1 + 1.01 − 2.09 ) = 0.05204

t 1 + 2.09

购买力平价理论对理解汇率关系很有帮助,但并非十全十美。正如上面所说,在某一始点上均衡汇率的假定必须作出,而且,两个国家的货币之间很少有准确的联系。购买力平价是从物价指数求得均衡汇率,以平价为轴心, 汇率随物价涨落而变化,除货币贬值外,它是稳定不变的。当几种货币在一起时,用价格决定均衡汇率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汇率实际上是贸易交往的职能,而通货膨胀与总体经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