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切实搞好教育考绩工作,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实施对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抓教育工作的考绩,属于“督政”范畴, 又是一项政府行为。为保证教育考绩制度的顺利实施,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教育考绩领导小组,并明确市委组织部长和市教委主任为教育考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每隔 1 年进行教育考绩工作。

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教育考绩的主要内容包括领导统筹教育的情况;增加教育投入的情况;推进“两基”实施的情况;为教育办实事的情况等。考绩工作通过自查自评、综合考核、综合审定、结果处理等程序进行。根据教育考绩结果,市委、市政府确定表彰名单,对成绩突出的先进区县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组织部门把教育考绩意见作为衡量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区县干部任命、升降的重要依据。

5 年来,我市大力落实党政领导抓教育工作的制度,狠抓教育考绩工作,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通过实施教育考绩制度,充分调动了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抓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地党政一把手身体力行,带头抓教育工作, 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积极研究和解决本地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各区县党政把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了一系列增加教育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两基” 的政策措施,并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实施了区县级各部门和镇街乡履行教育职责的制度、教育经费审计制度、定期学习宣传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度等。在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努力下,全社会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

通过实施教育考绩制度,各地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两基”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全市 1998 年教育经费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

1.71 个百分点;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区县 1998 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费分别比 1997 年高出 10 个百分点以上。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不少区县“当地最好的房子在学校”。1998 年,全市完成了 11 个区县的“两基”任务, 累计人口覆盖率比上年增长了 32.02 个百分点。1998 年,全市扫除青壮年剩余文盲 2.6 万人,非文盲率达到 98.5%。北碚区、渝北区、忠县先后被评为“全国‘两基’先进地区”,开县、武隆、荣昌等县被授予“全国扫盲先进地区”称号。

通过实施教育考绩制度,素质教育工作不断推进。市政府于 1998 年

6 月召开了重庆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会,下发了在全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的文件,批准了渝中区、梁平县等 13 个区县为素质教育实验区(县)。

1998 年底,市里根据《重庆市素质教育工作目标和考核办法》,对区县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进行了考核。

通过实施教育考绩制度,教师待遇得到提高。多数区县按国家公务员标准兑现了地方政策性津补贴;教职工公费医疗与党政干部一视同仁;教师“广厦工程”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不少地方建成了教师一条街, 教师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全市大部分地区民办教师已转为公办教

师。

通过实施教育考绩制度,使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取得显著成效。1998 年,全市共推广农村实用技术项目 173 项,培训农业劳动者 698

万人次,围绕扶贫攻坚项目培训贫困农民 50 万人次,发行农村实用技术

活页教材 50 万册,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等活动,帮助广大农民掌握了一定的实用技术。各地广泛开展了职工技术教育。1998 年,全市职工岗位培训达到 62 万人次,占职工总数的 35%,有力地支持了再就业工程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