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陈至立

在我们即将胜利进入 21 世纪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着眼于迎接未来激烈国际竞争的挑战,着眼于中华民族在下个世纪的伟大复兴,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研究和部署我国今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这次会议的胜利召开,是全党全社会的一件大事,也是教育战线迎接新世纪的一次盛会。江泽民同志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及新形势下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地位,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要求,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李岚清副总理的报告,全面阐述了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意义,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会议闭幕时,朱镕基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要求抓住难得机遇,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次全教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分析了教育战线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召,将对我国跨世纪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科教兴国的落实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备感振奋和鼓舞,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努力完成第三次全教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在科教兴国的伟业中再创新的辉煌。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十分重视这次全教会的筹备工作,李岚清副总理先后多次听取了教育部的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明确指出这次全教会就是要重点解决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问题。

从 1 月初到 2 月中旬,教育部围绕全教会的筹备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先后召开了十几次座谈会,邀请了部分两院院士、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部分大中小学(包括民办学校)校长、教师代表,教育界、科技界和经济界的专家学者,以及地方政府负责人和各类企业代表进行了座谈,还专门听取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深化了对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任务的理解和认识。

李岚清副总理亲自领导主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起草工作。在文件形成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5 月中旬,李岚清副总理先后专门召开会议,听取有关部门及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专家、学者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主任分两批到京座谈,提出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还将文件草稿送人大、政协有关领导及教育部老领导征求意见, 并向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通报了全教会的筹备情况,听取了有关建议。

其间,起草小组又对文件作了多次修改。

5 月底、6 月初,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听取了关于全教会筹备工作的汇报,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作了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这一会议主题,并要求教育战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决定从 1998 年起至 2002 年的 5 年中,把中央本级

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连续每年提高 1 个百分点。

党中央、国务院对今后教育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坚强决心。这次会议对进一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国民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将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召开过两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每一次大会都使教育战线的思想得到新的解放,教育改革得到新的突破,推动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这次全教会把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战略任务,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把握和战略决策,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是一个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坚信,这次全教会一定也会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新的里程碑。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国家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越来越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上。因此,谁掌握了面向 21 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经过建国 50 周年的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 20 年来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为下个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要迎接 21 世纪的挑战,我国教育的总体水平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现在在校的中小学生及大学生,到下世纪正好肩负着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历史重任,他们的素质, 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直接关系到 21 世纪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我们一定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这次全教会在科学总结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实施素质教育的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赋予素质教育以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强调素质教育就是要在新的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强调要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统一”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强调加强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并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诸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和阶段。会议把我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崭新水平,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时代进步对教育的新要求,反映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牵一发动全身,纲举目张,可带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是要加快发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当前,我国非义务阶段教育发展不足已成为一个突出矛盾,也是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因素。较高层次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化程度,积累和储备更多的知识和人才,迎接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战略意义。这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同时,提高受教育年限对于减缓就业压力,拉动国内消费,促进经济增长都将起积极的作用。

我们要在确保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的实现并继续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我国教育的宏观体系结构,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到 2010 年,使我国高等教育同龄人口人学率从现在的 9%提高到15%左右,为我国下个世纪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和人才基础。同时,只有拓宽升学渠道,减缓升学压力,并使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协调、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才能为推进素质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要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重要的是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途径。这次全教会自始至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许多重大改革举措。

——在继续增加政府教育投入的同时,加大办学体制改革的力度, 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均可大胆试验。要实行各种优惠政策,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的扶持、管理和引导, 努力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还要鼓励在竞争中提高教育服务的意识和水平,形成不同办学风格与特色,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办法。政府的教育投入主要用于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和承担国家举办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大部分经费。改变政府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包得过多的财政拨款体制,适当增加非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同时要抓紧实行教育储蓄、学生贷款制度,奖学金、勤工助学、学生困难补助制度,使学生不因经济原因而辍学。

——促进后勤社会化,挖掘潜力,加大投入,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为加快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并确保稳定。

三是要努力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新体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新体制。

——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完善基础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授权,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大部分高等专科学校的权力及责任交给省级人民政府。继续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争取在 3 年

内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新体制。

——切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人学的年龄限制, 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构建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教育体制。

——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为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开辟更宽阔的途径,逐渐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根据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建立调整、改革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面对新世纪的需要,继续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建立起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改革教育、科技、经济条块分割的体制,促进教育和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使教育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加强产学研结合,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要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要特别重视、切实解决农村初中辍学率偏高的问题,从整体上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采取多种形式,抓紧培养农村急需的各类人才。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世纪之交的教育盛会。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现在,面向 21 世纪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大政方针已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号令已经吹响。教育战线广大干部、教职员工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全教会精神, 努力开创我国教育工作新局面。

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对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上来。

二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认真领会这次全教会的精神实质,深入调查研究,坚持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的方案,努力开创本地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扎实工作,狠抓落实,把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落在实处。

四要把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与落实《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紧密结合起来,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跨世纪教育工作的整体部署,为科教兴国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