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身就是教育领域里的一次深刻变革,它不仅要求人们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求改革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因此,我市提出一定要把深化教育改革作为动力源,并贯穿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我们还反复强调,教育改革, 要有利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教育活力;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几年来,大连市基础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抓好以下 3 项改革:

一是推进教学改革,为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近 10 年来, 我市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针对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几十项教学改革实验,探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模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针对目前小学课程门类多,课时安排不尽合理,农村小学教师编制偏紧、素质不

高,国家的《课程计划》很难落实的实际,我们对农村小学的课程进行了整合改革。本着适应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将小学思想品德课、社会课、自然课、劳动课和健康教育课合并为 1 门主题式综合常识课。围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能力以及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农业生产劳动技能,系统地、有效地实施教学。目前,我市已编写出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并且在 360 多所农村小学进行了试点。

我市早在 80 年代初就在中小学开展了“情·知教学”改革实验。所谓“情·知教学”,就是要把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发展和动机、兴趣、意志等情感培养辩证统一于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和谐共进。在教学中,我们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培训,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循循善诱,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发展。“情·知教学”改革实验的广泛开展,使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观,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正在逐步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学习质量明显提高。

为了使教学活动更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首先在城区 120 所小学和部分初中开展了主题综合活动课研究,学生们以当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学习内容, 以自主学习和获取直接经验为基本方式,带着自己的研究课题深入社会、感受自然、体验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又将这种活动教学的思想应用于城市小学部分学科教学中,促进了小学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是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在讲求实效上狠下功夫。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摆在重要位置。我们针对学生的特点,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坚持把握方向性,体现基础性,注重实效性,特别是要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

我们始终坚持以“五爱”教育为主线,分层次地、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使学校和思想政治课教师把注意力转到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上,我市从 1990 年开始,不把政治学科作为初中升高中必考科目,强调要把学生日常思想行为表现作为评定思想政治课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依据,以逐步实现由“应试”向“育德”的转变。从今年春季起,我们又把小学思想品德课延伸到班会和主题综合活动课中,切实解决好明理与导行的有机衔接。

改进德育方法,重视实践环节。我们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倡导下,我市自 1995

年起,先后组织了 22 万余名中小学学生到军营、农村和工厂参加学军、学农、学工的社会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国内和香港等各大新闻媒体都做了报道。

三是改革招生考试办法,正确发挥招生考试的导向作用。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如何认识招生和考试的功能,重视和发挥招生考试对教育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回避和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问题。多年来,我市围绕招生和考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83 年,在全国

率先取消了重点初中;1986 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当年,小学取消升学考试,实行就近入学;1993 年,小学低年级废除一切考试;1994 年, 初中升高中实行重点高中“指标到校”政策,并逐步扩大指标到校的比例;1995 年,初中升高中考试增加了外语听力、口语加试和理化实验加试,等等。所有这些改革,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抑制择校,缓解升学竞争压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对人才的结构、规格和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继续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