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持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加快造就实施素质教育的骨 干队伍

在这方面,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我们规定,中等师范学校一般由市办学,师范专科和本科院校由省办学,积极推进省、市共建共管。优化师范院校布局结构,80 年代末,开始进行“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过渡,今年已全面停止中师招生,到 2005 年左右将实现“两级师范”

向“一级师范”过渡。为加快师范院校建设,从 1996 年起每年增加 300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教师队伍建设。“九五”期间,省投资 12 亿元重点建设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目前全省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已分别达到 94.8%、85.8%和 64.7%,小学教师专科学历、初中教师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是培养面向 21 世纪的校长和学科带头人。我省于 80 年代提出了

为了 1000 万名学生,培养 3 万名中小学校长,带动 50 万名教师的要求。

90 年代以来,进一步实施“百千万工程”,即造就数百名知名校长,培养数千名骨干校长,培训上万名优秀校长。目前,全省中小学校长已通过岗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程,计划到2010 年培养 200 名江苏名教师、50 名江苏名校长。实施“青蓝工程”,

到 2000 年,全省高校培养选拔 1000 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00 名重点学科带头人,30 名在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和“两院”院士候选人。

三是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管理。制定实施普通高校及中小学编制标准和管理办法,重新核编定岗。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考核奖惩制,建立职责分明、高效务实的校内管理体制。进行工资总额包干试点,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相结合的新工资管理机制,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优质多酬的原则,有效地调动了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

四是提高教师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制,逐步完善教师工资发放机制。省财政每年拿出 8800 万元重点支持淮北地区教师工资发放。建立健全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制度。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九五” 以来全省累计投资 46.3 亿元,兴建教职工住房 610 万平方米,共有 71500 多户教职工喜迁新居,15 万多户教职工住房得到改善。到 1998 年底,全省中小学和省属高校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已分别达到11.9 平方米和

9.18 平方米,住房成套率分别为 74%和 83%。

这些年来,我省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兄弟省市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研究制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把一个基础扎实、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江苏教育带入 21 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