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10—5 “八五”期间交通通信增长占全国份额(%)

地区 公路 铁路

长话电路

电话交换机

市话交换机

农话交换机

电话机

GDP

人口
东部 59.7 41.3

65.2

62.0

57.6

77.3

65.4

63.5

38.8
中部 19.8 25.2

21.3

25.0

27.3

17.0

23.3

23.7

33.3
西部 20.5 33.5

13.5

13.0

15.1

5.7

12.8

12.8

27.9

【偏重沿海地区的高等级公路建设】

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是“八五”期间中国公路发展的主要特征,5 年新增高等级公路 5 万千米,是 1990 年前全部高等级公路里程的 1.1 倍,使中

国高等级公路网的密度从 1990 年的 0.49 千米/百平方千米上升到 1995 年的

  1. 千米/百平方千米。

高等级公路的增长来自三大区域,其中包含了沿海地区的 11 个省市。

*环渤海地区的辽、冀、鲁 3 省和京、津 2 市,全国公路总里程增长的21.1%分布于此地区,其中高等级公路增长的 26.5%分布于此地区。其公路网密度为 32.27 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高速公路网密度 5.52 千米/百平方千米,是全国高等级公路网密度最发达的地区。

*华南的闽、粤、琼,其公路增长量占全国的 29.0%,其中高等级公路增长量占全国的 19.4%;公路网密度达 43.76 千米/百平方千米,是全国公路网密度最高的区域,其中高等级公路网密度达 0.76 千米/百平方千米。

*长江流域的沪、苏、浙、皖、鄂、川以及位于中原的河南省,其公路增长量占全国的 18.5%,其中高等级公路增长量占全国的 28.8%,是东西向高等级公路网发展较快的区域。这些省市原有的公路基础已居较高水平,又经过“八五”期间的快速发展,优势地位进一步加强,部分省市干线路网的高级化和高速化发展势头强劲。

省级区域中,高等级公路网增长较快的当属粤、鲁、辽 3 省,其高等级公路的增长分别占全国的 14.7%、13.7%和 7.3%,干线公路的高速化已是其主要发展趋势,而内陆大部分省区则还处于努力提高一般公路等级的发展阶段。

东、中、西三大地带对比,“优者更优”的空间发展趋势则更为明显。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公路增长的 59.7%,其中高等级公路增长占全国的 55.3

%,但其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 17.3%,高等级公路网密度由 1990 年的 1.81 千米/百平方千米上升到 3.95 千米/百平方千米;而占全国国土面积 56.6% 的西部地区,公路增长量只占全国的 20.5%,高等级公路增长仅占全国高等级公路总增长量的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