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1996 年区域发展状态与差异分析

1990~1996 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区域发展状态变化最突出的阶段。这 6 年基本上构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增长周期。1990~

1991 年是上一个经济增长高峰后的“低谷”期;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巡” 讲话引发新一轮超高速增长,1993 年达到高峰;1993 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实施“软着陆”。至 1996 年底“软着陆”获得成功。如前所述,在这个周期中区域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绝对差异大幅度扩大,相对差异也有反弹。下面借助一系列指标对 1990~1996 年中国区域发展状态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以进行横向比较和类型区的划分。

本节的分析和比较使用的指标值都是相对值,即各省区市指标值与全国平均值的比值(后文中以 R 出现),不反映绝对水平。

专栏 2.2

区域发展状态及差异评价的指标体系

区域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包括多个侧面,衡量指标至少有上百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侧重点有所不同,其评价指标也会有所区别。以经济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是区域财富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因而,其发展状态应包括财富的存量、创造财富的能力及这种能力的变化、生活质量(财

富的分配结构)等内容。相应地,评价指标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装备水平和生活质量。此外,作为

专栏 2.2(续)

区域经济发展及差异的基础,资源禀赋条件和区位条件也应纳入指标体系。1.区位条件:对于区域发展而言,区位综合地反映一个地区与其它地区

的空间联系。根据陆大道(1995)从经济国际化的角度提出的影响区位条件的 3 个主要因素,即与海洋的相对位置、与经济核心区的相对位置和地缘政治因素,并考虑量化的可能性,评价区位条件的指标设计为:1.1)到最近的枢纽(海)港的距离;和 1.2)到经济核心区的距离。

  1. 资源禀赋条件:自然资源是区域的财富存量之一。虽然伴随着经济发展,它的重要性逐渐下降,但仍是区域发展和产业分工的重要基础。特别是, 对于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地区,自然资源是其比较优势的主要方面。按照与产业部门相对应的原则,并考虑中国资源的特点,资源禀赋条件评价指标设计为:2.1)矿物资源赋存;2.2)农业自然资源;2.3)海洋资源;和 2.4)水资源。

  2.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在某一时期创造财富或获得财富的综合能力,通常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产业结构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一般地,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财富来自农业的比重较高。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区域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也一定程度上代表发展水平。因而,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设计为:3.1)人均 GDP;3.2)非农产业在 GDP 中比重;和 3.3)经济外向度。

  3. 经济发展活力与竞争力:活力与竞争力是区域创造财富能力的变化, 同时也是区域内部最终消费需求和区际比较优势的反映。它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定正相关。活力最直接的表现是经济增长速度,深层次的因素还包括投资能力与效果、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和体制因素等。因此,经济发展活力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设计为:4.1)经济增长速度;4.2)固定资产投资;4.3) 相对投资效果;4.4)经济运行质量;4.5)外资占投资比重;和 4.6)非国有经济比重。

  4. 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实质上是区域财富存量和积累的一种体现,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程度较高,但相关程度受区域财富分配结构的影响。概括起来,它可以由以下 6 个指标来衡量:5.1) 城镇化率;5.2)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设施;5.3)教育条件;5.4)医疗条件; 和 5.5)人口素质。

  5. 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目的,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很多,其中居民的实际收入和消费额是最基本的综合指标。根据中国现阶段普遍的发展水平,生活质量由以下 5 个指标来反映:6.1)居民实际收入与消费剩余;6.2)恩格尔系数;6.3)人均居住面积;6.4)人均生活用电量;和 6.5)环境质量。

  6.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以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教育医疗、供水供电等设施体现的区域财富存量。也经常被称为社会分摊资本,可分为经济性资本(用以保障生产)和纯社会资本(用来改善福利)。后者基本等同于社会发展水平。生产性基础设施可由以下 4 个指标来评价:7.1)交通设施水平;

7.2)通信设施水平;7.3)能源供应;和 7.4)供水保障。

区位条件

区位是经常被应用但又最难以量化的一个概念。对于一个省级区域来讲,区位条件首先受国家宏观政策和地缘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例如,在“抗战”期间或“三线”建设时期,对外交通条件很差的内陆盆地四川省的区位条件却显得很好。而在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后,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立即变得十分明显。因此,在对外开放政策不变和地缘政治形势稳定的大前提下,与主要出海口和经济核心区的相对位置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它决定着区域参与国际劳动分工和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辐射的方便程度。近年来,“沿边”被很多地区用来描述自身的区位优势。如果毗邻经济发达国家,“沿边”的确是同“沿海”一样重要的区位优势。例如,墨西哥靠近美国边界的地区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但若不是这种情况,则“沿边”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了(实践表明中国“沿边开放”的主要结果仅是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发展)。

根据各省区市(省区以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城市代表)到最近的枢纽海港的距离以及到香港、上海和京津的相对距离,对中国各地区区位条件的评价结果见图 2—10。枢纽海港以交通部确定的 14 个枢纽港为标准。香港、上海和京津分别赋予 0.5、0.3 和 0.2 的权重。从这个评价结果看,现阶段区位条件最好的 5 个省份是上海、广东、福建、江苏和浙江。北京、天津、山东和河北列于其后。海南、辽宁和广西的区位条件在沿海省区中是相对较差的, 但仍优于内地省区。中部地区的沿江 4 省(皖赣湘鄂)和河南区位条件明显优于其它省区。西南和西北各省区区位条件总体上都比较差。但南昆铁路建成后,云、贵、川 13 省区位条件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从经济国际化

的角度,各省区市区位条件优劣的格局与东、中、西 3 个地带的划分基本一致,只是中部地区内部差异较大。

资源禀赋条件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自然资源在中国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有所下降。但资源综合条件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的地位不会改变。资源禀赋条件以矿物资源条件、农业自然资源条件、水资源条件和海洋资源条件 4 项指标来评价。京、津含在河北,上海含在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