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部门关系,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目前应当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中央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地方管理机构。改革现行管理机构中不合理的分工,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建立协调的管理机制和反馈机制。

以湿地为例,建立健全全国湿地保护管理机构体系,明确部门职能,加强部门管理。成立由林业部牵头,有关部委参加的中国湿地保护领导小组, 以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以便在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采取一致行动。强化管理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协同合作的工作网络。就中国目前实际, 仍然实行行业管理为宜,但实行分散的管理体制又不能完全适应湿地资源的综合管理。应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通过方针、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实施及职能分工,共同推进重点地区的区域管理以及跨省区的流域管理。

金融改革——建立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金融支持系统

目前中国几乎没有这个系统。各省、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大型项目除政府拨款外,主要依赖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外国政府贷款等国际支持系统,每年几十个贷款项目在运行。目前中国急需建立自己的生态环境金融支持系统。该系统的功能为:

  1. 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该系统给予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专用优惠贷款。

  2. 以优惠贷款为启动资金,带动地方政府或企业的配套资金。

  3. 变中央政府拨款形式为银行优惠贷款形式,变政府一家的行为为金融机构为主的行为,有利于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科学性,也有利于资金的监管,符合国际惯例。

生态环境保护金融支持系统可以是新成立的国家政策银行,或者是国家开发银行内部的新部门。由于它的资金投向社会公益和可持续发展性质,它必须和其他资金分别处置。近期投入的资金至少应大于世界银行对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投入资金的总和,然后逐年增加。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目前,中国公众环境意识普遍薄弱,环境决策参与感差,环境道德缺乏。建议国家应从教育、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各个环节引导,提高国民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并将其作为爱国爱家的具体要求,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予以提倡。在区域资源评价、资源规划和管理以及资源开发的各个步骤,以法规形式明确公众代表参与制度,并授予较大的决议权力, 由此鼓励群众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热情,这对于民主决策,强化环境法规执法监督,加强管理队伍廉政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