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特区和开放城市发展相对缓慢,在本省区中的地位增长不明显或 有所下降】

河北、江苏的沿海开放城市在本省中的地位提高幅度有限,甚至有所下降,主要由于秦皇岛、连云港和南通或不是本省经济的重心城市,或不是“八五”时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广西的北海则是由于建设起步较晚,“八五” 时期正处于城市的规模扩充和基础设施完备的过程,外向型经济先导作用明显,利用外资比重 5 年提高了 10 个百分点,整体经济发展的活力尚未充分得到发挥。

由于广东其它地区发展速度也很快,所以,广东省沿海特区与开放城市的地位提高,难度就相当大;尽管广州和珠海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的平均值,但比重增加值仍有限;而且出现

图 5-3 主要沿海特区与开放城市 GDP 在本省区总量中的比重变化城市规模的变化

“八五”期间,沿海特区与开放城市规模都在迅速扩大。

在“八五”时期,中国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真正进入以城市功能开发带动产业发展的,只有深圳一个城市。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规模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这主要是由于,通过 80 年代深圳的发展建设,

已经形成了较高水准的城市形态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进入 90 年代,提高产业结构层次、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潜能,成为深圳市建设发展的主题。

“八五”时期,有两类沿海城市和经济特区城市扩大规模的模式,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一,如青岛和天津市,由于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已形成较大的城市规模。因此,全面控制市区人口规模和建成区规模的迅速扩张,将城市建设重点放在城市的内部改造和结构调整上,并加强卫星城镇的建设,逐步形成现代化中心城市面貌。其二,如厦门和大连市,严格控制市区人口规模的增长,在改造旧城的同时,重视城市内部功能区划的合理化,适当开发新区,通过城市合理规划布局,使风景旅游、商贸服务、工业和交通等产业, 得到协调发展。福州、广州也可大体归为此类。

有些城市,在 80 年代经济增长和城市建设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到“八五” 时期,才真正开始加速建设发展。突出的是温州和北海市,它们是“八五” 期间沿海开放城市规模扩大速度最快的城市,而且,市区人口规模和建成区规模得到同步发展。这表明,在大规模进行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城市也成为吸纳人口的中心,产业增量的扩张趋势占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温州发展战略从“在外流动赚钱”为主转变为“在本市建立生产基地”为主,从“不离乡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转变为“进城务工经商”为主的方式,导致城市建设规模的迅速膨胀。北海市则主要由于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建设,给城市加速发展带来了机遇。

威海、烟台、汕头、南通、上海等城市,城市规模增长速度也非常快, 而且,突出的特点是: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市区人口规模的增长速度。这类城市的新区开发,往往同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较为紧密。如上海市,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化,逐步淘汰纺织、铸造等工业门类,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企业。因此,劳动力的行业转移和再

就业,主导着城市人口的增长状况和结构变化趋势。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浦东等新区,也就成为城市 21 世纪优势产业群体的布局重点地区。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大量的持非常住户口的人,没有被统计为市区人口,而掩盖了市区人口快速增长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