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政策与管理制度改革

1995~1996 年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的两年,环境政策与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和深化。

*1996 年 3 月,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确定了“九五”期间和 2010 年环境保护目标。强调到 2000 年,要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1996 年 6 月中国政府向国内外发表了《我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

*1996 年 7 月,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对实现跨世纪的环保目标作了总动员和总体部署,这是中国环境与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8 月,作出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实现“九五”环保目标的 10 个领域的保障措施。

*1996 年 9 月国务院批准《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其附件《“九五”期间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我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第一期)》是实现“九五”环保目标采取的两项重大举措。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过去中国环境保护八项管理制度(专栏11.1)的基础上,正在推行一系列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专栏 11.1

环境保护的八项管理制度

  1. 环境影响评价

  2. “三同时”制度(即建设设施的环保项目要与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3. 排污收费

  4. 排污许可证

  5. 污染限期治理

  6. 污染集中控制

  7.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8.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强调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从决策的“源头”控制住环境问题的产生。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规定,在做经济发展和生产

力布局等重大决策时,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进行环境影响评估,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中国工业污染防治的方针正在实现3 个转变:一是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二是从分散治理转向分散治理与集中治理相结合,三是从单纯的浓度控制转向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

加强环境法制、改革环境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执法。

目前,中国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包括 6 部环境保护法律和 9 部资源法律(专栏 11.2),由国务院制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规 120 多部,地方性法规 600 多部;国务院有关部门还制定了 300 多项规章和近 400 项国家环境标准。同时,环境执法有了实质性的加强。

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招标原则,提高了环境评价效率和质量,完善了“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从污染超标收费向排污收费,从单一浓度收费向浓度与总量相结合收费,从单一因子收费向多因子收费转变,逐步提高收费标准, 实现排污费资金有偿使用。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全面推行固体废物、噪声、污染排放申报登记制度,在全国地市级推行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专栏 11.2

环境资源法律

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农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水土保持法。

从 1993 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 4 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环保执法检查, 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案件,严厉打击了违法行为。

1996 年 6 月 30 日之前,淮河流域的河南、安徽、山东、江苏 4 省关闭

了流域内 1000 余个年产 5000 吨以下的化学制浆造纸厂,限期治理了一批污

染严重的企业,削减了流域内的污染负荷,为实现 2000 年使淮河水变清的目标打下了基础。

1996 年 9 月 30 日前,全国采取统一行动,取缔和关停了 5 万多家污染严重的“土”、“小”企业,受到了公众的欢迎。国务院《决定》还明确规定,到 2000 年全国所有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都要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将被责令关闭、停业或转产。

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增加环境保护投入

国务院《决定》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综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及引进外资等方面,抓紧制定、完善促进环境保护、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政策和措施;要建立并完善有偿使用自然资源和恢复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逐步提高污染防治投入占本地区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九五”期间,这个比例将比“八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力争由 0.8%增加到 1%以上。

实施《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我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是中国环境管理工作上的一次转轨,它将促进结构

优化、技术进步和资源节约。推行清洁生产是企业完成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指标的重要手段,深化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执行排污收费。由浓度控制到

总量控制是环境保护工作质的飞跃,是向环境污染宣战的重大举措。

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是有项目、有重点的具体工程计划,目的是组织国家有关各部门、各地方和企业,针对一些重点地区、重点流域和重大环境问题以及履行国际公约的要求,集中财力、物力,实施一系列工程措施,打几个大战役,带动全局,向污染环境和生态破坏宣战,以求在本世纪末基本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局部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并在 2010 年逐步实现中国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

国家和省两级政府下达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九五”期间, 将先对 12 类环境危害大的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以确保实现“九五”环保目标。《绿色工程规划》是实现环保目标、改善环境质量的一批实际工程措施。该计划在“九五”期间和下世纪初 15 年内分 3 期实施。“九五”期间,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的水污染,以及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内的大气污染,工程项目约 1591 个,总投资需求约 1880

亿元。这些资金主要来自国内各地,同时也要吸收 40 亿美元的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