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区域发展状态及其类型

改革开放近二十年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与此同时,由于各地区发展状态和水平呈现出极大的差别,区域差异成为各级政府机构、国内外学术界乃至国际组织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人代会”上西部地区代表提出和要求中央政府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学术界一部分学者认为目前中国区域差异问题已经到了危及国家稳定、必须尽快缩小差距的程度;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短期内不可能做到、也不应缩小绝对差距,而只能是减缓差距扩大的趋势;不论哪种观点,都认为中央政府应重视区域差异问题。

在国家“九五”计划中,逐步解决地区差距问题已经被列为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出台了一些配套的、粗线条的政策和措施(见第一章)。但如何将这些政策以及更细致的措施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上去,无论政府部门还是学术界都还未有一套比较明确的思路。大家讨论最多的仍旧停留在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差距和政策上,对中国区域差异的状况缺少详细的认识,还不能划分出可以对之实施不同政策的区域类型区。这既影响到国家对区域差距问题的解决,也容易使各地区不能准确认识自身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宏观区域经济格局(也可称之为类型区)的划分有过 4 次大的变动,即沿海和内地→“一、二、三线地区”→沿海和内地

→东、中、西三大地带。如第一章所述,前两次划分主要是受军事因素和国防安全目标支配的。改革开放后,为实施沿海开放战略,中央政府于“六五” 期间再次将全国划分为沿海和内地,实行不同的区域政策。“七五”时期, 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 3 个地带。自此,与中央政府政策相呼应,沿海与内地及“三大地带”成为海内外学术界研究中国区域问题采用的最主要的类型区划分。应该说,沿海和内地或者“三大地带”的划分是适合 80 年代实施的沿海发展战略的。由于中央对沿海地区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个格局对促进全国整体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八五”后期转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各地区发展状态的日趋多元化,这种划分显然过于粗线条。Cannon(1990)就曾指出,三大地带的划分过于简单化,中国社会经济变量的复杂性使其不能轻易被划分为几个大区。崔启源(1992)曾计算过, 1989 年东、中、西 3 个地带间的差异只能解释全国总差异的 50%,结论是三大地带内部的差异是相当大的,不亚于地带间差异。因此,正确、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各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状态、并据此合理划分出不同的类型区显得十分重要。

本章将首先简要回顾 1949 年以来中国区域差异的历史变化过程,而后利用一系列指标对 1990~1996 年各省区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态进行跟踪分析和评判,最后以 1995~1996 年区域发展差异为基础,尝试划分区域发展状态类型区,为中央有关决策部门和各地区制定区域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