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5—5 沿海特区与开放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结构

高新技术产业

微电子和电子信息

技术

光电子和光机电一体

化技术

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

技术

材料科学和新材料

技术

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

技术

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

技术

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

技术

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

技术

精细化工等传统产业新工艺

新技术

天津

大连

上海

福州

厦门

青岛
威海

广州
深圳

珠海

海南

创新型。位于大学和科研机构集中的地方,直接依靠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智力资源,实现创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成为城市新兴产业形成的基础, 加速产业的新陈代谢。如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开发型。位于重要的工业基地,依托大中型企业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达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目的。如上海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

出口加工型。利用沿海的区位优势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引进海外资金与技术,采用生产或组合科技产品的手段,发展外向型高技术企业。如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沿海特区与开放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多数呈现一区一园的布局形态,如青岛、威海、厦门、深圳、海南等,通常是依托城市科教文化区(街) 或技术比较密集的工业区形成的。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和工业基础等,许多城市也选择一区多园的布局形态,如,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区由两大片、三个部分组成,天津也是由三部分组成,上海则采用一区两园的形态。

保税区

1990 年 5 月,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外高桥建立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之后, 又相继建设了天津港、大连、深圳的沙头角和福田、宁波、广州、张家港、海口、厦门象屿、福州、青岛、汕头、珠海、海南洋浦等保税区,使中国已建成或在建的保税区总数达到 15 个。其中,多数已通过海关验收,正式对外开放。

15 个保税区中,除张家港保税区之外,全部都分布在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城市。由于保税区比经济特区开放程度更高、优惠措施更大,因此,被认为是中国 90 年代第二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毫无疑问,在沿海特区与开放城市经济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建设中,保税区的建设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