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4-2 80 年代以来东中西三个地带经济总量(GDP) 及占全国比重的变化(GDP 单位为亿元,当年)

地带

1980 年

1985 年

1990 年

1994 年

1995 年

1996 年

全国

GDP

4387

100.0

GDP

8603

100.0

GDP

17178

100.0

GDP

45586

100.0

GDP

57623

100.0

GDP

68584

100

东部地带

2296

52.3

4553

52.9

9239

53.8

26608

58.4

33615

58.3

39727

57

中部地带

13697

31.2

2675

31.1

5129

29.8

12415

27.2

15868

27.5

19187

28

西部地带

722

16.5

1375

16.0

2810

16.4

6563

14.4

8140

14.1

9670

1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83 ~ 1997 ,国家统计局。

《改革 17 年——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概览》,安徽省统计局。

中国东西部地区在城市化水平、人均收入与消费水平、人均能源消费量、社会商品零售额、文化教育水平等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差距。

东中西地带性差异的发展趋势1.1994~1996 年差距扩大的趋势比较稳定

由表 4-2 可以看出,中国东中西三个地带发展差距的拉大主要发生在

1992~1994 年期间。但是,到 1994 年东部地带 GDP 占到全国的 58.4%时,

1995 和 1996 年就没有再增长了。主要原因是:从 1993 年 6 月起,中央政府开始对国民经济实施“软着陆”,一些高投入高增长的地区——主要是沿海地区——的投资规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正在被取消。1996 年初国家全面实施对进出口税收的 3 项改革,使占全国GDP23.26%的出口生产厂家和外贸公司(75%以上在沿海地区)受到影响, 其他企业也因需求减少受到影响。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特区的优惠政策淡化, 面临着增创新优势的巨大压力;“八五”末期以来,国家对沿海地区的投资份额已明显减少。其中,自 1996 年起沿海地区的部分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全部由地方和企业承担。

沿海发达地区面临着非常典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中,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变得十分突出:水体大面积污染,耕地大幅度减少,城乡接合部的生活条件很差,等等。由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一些重要的城市化地区的大气环境恶化日益严重。这些问题已开始制约地区经济增长。

在中央政府对沿海地区倾斜和政策优惠逐步取消的同时,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加大了力度。中西部地带特别是中部地带的增长加快了步伐。1994~

1996 年期间,中部地带的河南、安徽、江西、湖南、山西、湖北等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的平均值(10.5%)(表 4-3)。但是,这些省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源开发和基础产业“量”的扩张。其中,有的省份为高增长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超过全国平均值的增长速度大概难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