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环境政策与区域环境
8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显著地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然而,在获得令人鼓舞的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部分资源正在加速消耗,部分资源正趋于耗竭。中国环境污染由大中城市扩大到广大的人口密集地区。全国范围内,受工业、城市污水污染而没有洁净水体的平原、三角洲、河谷地带达 70~80 万平方千米,属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在这一范围内居住人口达 1.5 亿左右。严重的水质污染已威胁到该范
围内几千万人的身体健康。还有 100 多万平方千米的人口密集区大多数水体受中度以上的污染。严重污染的湖泊有太湖、巢湖和滇池;淮河、长江、辽河、珠江等大江大河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污染将破坏许多生产的自然基础,有些地方甚至会影响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大量的耕地被占用。1984~1994 年间全国耕地减少了 778.4 万公顷,各项建设占用耕地的总规模与 GDP 的增长速度的相关系数达到 0.98。这说明:经济的高速增长是耕地锐减的最主要的原因。森林和草地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降低。
本报告在第一至第四章从空间和时间方面揭示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如果对照中国这个阶段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地区及其严重的程度,可以看出二者是相当一致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一般是具有以下情况的地区: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经济超高速增长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苏南、浙北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胶济铁路沿线地区等;
*建立在资源开发和部分基础产业大规模发展基础上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地区。如河南、安徽、山西、四川、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
*自然生态本身脆弱又加上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的地区。如晋、陕、蒙接壤地区,贵州、云南和广西的石灰岩山区,长江上游部分地区,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黑河的中下游地区等。
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全国及大部分地区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而在这一进程中市场的短期行为又在客观上加剧问题的严重性。水和废气排放量的持续上升,主要大城市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
(TSP)和二氧化硫(SO2)含量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标准的 2 倍。1996 年全国仅有不到 1/5 的城市生活污水进行了治理,酸雨区面积已超过国土总面积的 29%。
1996 年在全国第四次环境保护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鹏强调指出:“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还相当严峻,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并且在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
面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挑战,国家和地方提出了环境保护和环境政策的新思路,加强了环境管理和执法力度。科学界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但多从技术和方法上进行探讨。
本报告从环境政策分析入手,概述了 1995~1996 年国家和地方实施的环
境政策,阐述这些政策实施后的效果及区域差异,分析各地区用于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投资规模与效益,指出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