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实现地区均衡发展】

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差距扩大问题,而“中国现阶段仍以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要在不削弱东部经济发展活力的情况下,增加对中西部的投入是有限的”。中央希望通过加强地区合作发挥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支援和带动作用,以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繁荣。

“八五”以来,中央政府关于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政策措施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制定的:①继续倡导和促进区域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②重点发动和组织东中西三个地带间的区域合作;③全面推动在区域性合作组织以外的省际间经济技术合作。

具体政策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提出对内开放战略方向和原则

1994 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定》强调指出:“对外要开放,国内各地区之间更要相互开放”。江泽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研究采取一些必要的鼓励性政策和措施,吸引外商和东部发达地区资金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

中央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经济协作原则。倡导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则和现代企业制度开展新一轮横向经济联合;对企业跨地区经营的政策激励重点从单纯的生产、贸易和技术合作转变为基于市场需求的结构调整和资产经营,国家鼓励东部的优秀企业吸收和兼并中西部的企业。

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报告在倡导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明确提出“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地区合作原则。

*制订规划和项目计划

把区域市场体系建设和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纳入国家宏观规划。1991 年 3 月七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开展地区间“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横向联合与协作,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加快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要“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九五”计划中提出加快跨地区产业转移的战略部署,要“有步骤地引

导东部某些资源初级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东锭西移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产业转移政府计划(专栏 8.1)。

专栏 8.1

东锭西移

“八五”期间,中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对一些传统行业的战略布局调整和重新部署。1991 年,国务院决定组织纺织行业的区域结构调整,把棉纺织加工生产能力逐步向原料产区和劳动力输出地区转移,在主要棉花产区,依托植棉成本低的优势,建立新的棉纺基地,即所谓东锭西移,提出“压锭改造”500 万锭的目标。其中 1994 年初国家决定从 1995 年开始首先从上海转

移 50 万锭到新疆。1995 年 3 月,国务院再次做出将沿海城市棉纺初加工能力向棉花产地转移的指示,确定 1997~1998 年在中心城市再集中压缩 340 万棉纺锭。

组织开展了全国七大经济(协作)区规划。在“六五”以来提出的“沿海与内地”、“东、中、西”等经济地带划分基础上提出七大经济区的地域结构概念。1992 年春天,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七大经济区的规划。截至 1996 年,国务院已经召开了(国家计委具体组织规划)除中部地区以外的六个大区的规划会议。此次大区经济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在明确各大区的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就区域经济一体化及跨省区的重大能源、交通、通信、金融、供水、信息服务等发展提出建设方案和措施。

提出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1994 年初,农业部为配合国家加快缩小东西差距的战略部署以及加快实施国家扶贫攻坚计划,报请国务院批准, 提出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项目计划。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取得成功的乡镇企业到中西部投资和联合开发,以带动中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

*分配下达行政性对口支援任务

向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直接下达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和对口帮扶脱贫任务。为在本世纪内消除贫困,国家在加强用于扶贫的财政援助的同时,动员经济发达地区协助经济落后地区脱贫,发出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和对口帮扶脱贫工作的号召,确定对口帮扶脱贫对子;同时,强调实行开发性移民, 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由单向支援向双向互利转变;鼓励支援者和受援者之间建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对口支援省市出资金,带来名牌产品和技术;库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还有广阔市场”。

*提供政府专门资助和服务

提供经济协作专项支持资金。“八五”期间设立了规模有限的国家横向联合贷款,每年约 1 亿元,用于支持横向联合重点项目。1996 年后,国家不再设此专项资助。

提供有关信息和中介服务。除国家计委外,国家经贸委和国务院特区办等国家部门参与有关的组织管理。1996 年 9 月,国家经贸委和云南省政府在昆明共同举办第一届促进东部和中西部企业合作会议;1997 年 4 月,由国务院特区办、江苏、上海、天津和陕西共同举办‘97’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

地方政府的合作战略与政策措施

在 80 年代以来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家逐步下放部分决策权力给地方政府,省级地方政府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地方性的制度环境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这一趋势在各地政府

对国家出台的地区经济技术合作战略导向的不同反应中表现的很清楚。1.主要目标(动机)

总体上看,90 年代地方政府对开展地区合作的态度是比较主动的,提出的目标和重点也与国家总体战略目标比较一致。实际上,各地政府倾向于追求本地利益最大化,地区竞争意识在加强,地方政府要在权衡地方利益和合作集体利益的基础上确定地区合作战略。省级政府制订和推广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主要目标(动机)有以下方面:

*“招商引资”,开拓市场,优化本地区产业结构

进入 90 年代后,中国对资金和市场的地区竞争日趋激烈。1993 年以来, 国家贷款规模一直控制较紧,各地普遍存在企业资金需求规模和当地资金供给能力的差距,各地政府急需解决影响本地经济发展的资金紧缺问题。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对通过地区合作提高吸引和利用外部资金能力给予较高的期望值;同时,90 年代以来各地区普遍把在地区合作框架下开发广阔的国内市场、扩大本地产品国内市场覆盖率作为主要的发展战略,而且希望将“招商引资”和优化本地区产业结构相结合。

中西部地区省份纷纷提出把加强对内“招商引资”作为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途径以及“九五”期间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有的省提出要把“把本省支柱产业培植、对现有企业改造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对接起来”,其中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水平较低的西部省份寄厚望于沿海地区。综合性工业中心城市沈阳市提出“对内开放是解决我市‘吃饭致富’的关键”;黑龙江省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必须加大南联力度⋯⋯没有南联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深入,没有南联就没有经济振兴”。

*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提高本地区经济收益

充分发挥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大多数省区市把开展地区经济技术协作作为充分发挥本地区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各地区强调的比较优势重点不同, 而且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呈动态变化。参见表 8-1。

*共同追求区域性集团利益

区域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以各级地方政府的自发行为为基础,而追求区域性集团利益一直是各级地方政府自愿参与和建立区域合作组织的主要动因。与 80 年代相比,“八五”以来各类区域经济协作组织提出的合作目标有所变化。可归纳为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