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第一章 中国区域发展政策的简要回顾

1979 年 7 月 15 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原则同意广东省、福建省的两个

报告,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即从 1980 年起,两省在外贸、外汇、财政及计划、物资供应、物价政策等都实行新的经济体制和灵活措施。在当时,有些人对这个开放搞活的政策的重要性并没有给予特别的估计。但 18 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事实,说明了当时的决定成了大发展的序幕,也说明了国家(或地区)实行不同区域政策的重要性。

所谓区域政策,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了调整地区间发展状态、差异和分布而制定的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施加影响的政策和措施。在区域政策的目标和目标体系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宏观格局是最为重要的。按西方学者的观点,区域政策的最终目标有 3 种范畴:快速增长、稳定增长和平衡增长。一个时期区域政策目标的确定,要考虑国家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

自本世纪 60 年代,国际上区域政策研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其背景是部分发达国家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许多区域经济衰退,劳动力市场供需严重不平衡,造成区域经济状况紊乱及社会乃至政治冲突。这样的区域被称之为“有问题的地区”或“问题地区”。这些问题的发展受到国家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70 年代初,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所著《列岛改造论》是国家领导人在高层次上论述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范例。

在德国、法国、日本和英国,国家的区域政策大约经历了 2 个阶段,即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为目标的区域政策阶段和以实施(促进)技术开发为目标的区域政策阶段。80 年代西方对区域政策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区域政策学”。该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区域政策的理论基础,区域政策的目标及评价区域发展基础的方法等。对区域政策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有:区域科学的创始人艾萨德(W.Isard)对区域政策理论基础的研究,罗伯特·索洛对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研究,鲍尔·克莱默

(P.Klemmer)的区域政策类型和作用机制的研究,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自然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 建立起了总量巨大、结构比较完整、布局已广为展开的经济体系和生产地域体系。在全国经济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国家曾经几度将促进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及解决不平衡问题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问题之一,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在制定和实施区域政策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作出了相应的理论发展。1956 年毛泽东主席《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区域政策的宣言。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围绕中国区域发展的“东西问题”中的“效益与公平”、如何看待发展差距、促进西部地带发展的政策设计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和著作有:陈栋生的《经济布局的理论与实践》(1989 年)、周叔莲等的《中国地区产业结构》(1991 年)、杨开忠的《中国区域发展研究》(1989 年) 和胡鞍钢等的《中国地区差距报告》(1995 年)、魏后凯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1995 年)和孙尚清、李泊溪、李善同等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994 年)。

但是,以往的研究基本上都忽视了不同时期中国区域政策出现和制定的

历史背景,因而对这些区域政策的评价也就不够完善。本章概略地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主要发展时期国家制定的区域政策,分析其制定的历史条件, 并对其效果和影响作简要的评述。这也是本《报告》的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