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8—3 部分地区对进行跨地区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合作意向

地区 制定和推行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战略

广东 通过省际企业联合从省外引进广东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和物资

在资源丰富的地区投资建设若干原材料开发基地和出口货源基地,发展资源开发和加工项目,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投资建设上海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原材料基地

上海

以及副食品生产基地;形成出口货源全国化格局;“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对口支

援 要利用当地资源 ”

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在资源上的互补性,是浙江省企业参与东西合作的主要动因之

浙江

联合开发资源,建设协作资源基地,根据省际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重点建设绿福建 色食品基地、商品粮基地、化工、建材基地等;以协进省内紧缺能源、原材料为

重点,千方百计从省外协进资源;积极引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引进资源

河北 成为京津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本省内部“以沿海开放促内地资源开发”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联合建出口货源基地;欢迎广州市到本省开发资源和进

黑龙江

山西

安徽内蒙古

行资源深加工,争取扩大产品出口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优势的能源和资源,煤炭、电力原材料等支持沿海省市的经济发展,换取沿海省市在轻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消费品工业的支持与合作,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产品开发能力和质量保证体系,名优产品联牌生产等

围绕资源开发和深加工开展联合合作,根据外省市的市场需要,在沿江地市县联建畜禽、水产、蔬菜、瓜果、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联合开发旅游资源

以本地能源、原材料为基础,联合建立农畜产品和基础工业品的生产基地,发展独资资源加工业

陕西 以资源换技术

甘肃 依托资源,以开放促发展

宁夏 围绕开发资源优势,引进资金、引进技术注:同上表。

80 年代地方政府间采用建设原材料基地和出口货源基地的合作模式,由于当时缺少投资保护,企业产权不明晰,投资方和资源拥有方出现利益矛盾的较多,投资回报率低的现象很普遍。90 年代以来,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基地建设依然是重要的合作形式,但是地区间的合作关系更趋向于市场行为,通过地方政府间意向合作取得原材料和出口货源的发展模式不再流行,政府只发挥行政信用作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以资产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资源开发正逐步成为新的重要形式。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无论是位于沿海地带的河北、中部地带的安徽和黑龙江,还是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西部省份,目前提出的资源联合开发战略基本局限于两类,一是笼统的生产要素互换,二是基地建设。在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沿海省份中,广东、浙江、和上海等省份已转向

以企业跨地区资源开发为主,同时继续重视农产品基地、加工工业原料基地、外贸货源基地三大类基地建设。1994 年以来,上海开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 以资产为纽带进行资源开发,原材料基地建设范围压缩,集中在牛奶、烤烟和生铝等少数产品品种。一些原材料资源相对不足的沿海省份,如福建省, 提出的利用区外资源战略仍基本停留在传统的基地建设模式上。

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大城市,仍然重视在资源丰富地区建设安全保障城市供应的能源和农副产品基地,而且逐步采取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的新模式。中西部地区也希望借此模式促进本地资源开发的产业化水平。

  1. 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的合作

    “八五”期间,开展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是许多省区市的经济发展战略

要点之一,而各省区市提出的跨地区产业合作重点和采用的主要协作方式有明显的特点。

“八五”以来省际双边经济技术合作中,跨地区产业合作都是重要内容, 而且多数涉及较全面的产业领域:联合开发农业,加强主要工业部门的联合与协作,加强商贸流通领域交流,加强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在对口支援合作计划中,农业开发普遍被列为重点合作产业。近年来有两个新趋势,一是更重视工业和商业领域的跨地区合作;二是开始突破传统的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日益重视开展跨地区投资和资产经营,明确跨地区企业组织和协作是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几年前流行的围绕“三个配套”, 即指围绕发展名优短线产品、发挥进口设备的能力和提高国产化水平的相互配套开展跨地区协作的发展模式已经过时。

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只有以上海为代表的少数省份明确提出要向其它地区进行工业转移以实现对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1994 年上海提出要结合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和其它地区对上海的要求,以长江流域为重点进行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八五”和“九五”以棉纺、机电(一般机电、汽车等)为产业转移的行业重点。

浙江省近期提出本省民营企业已完成原始积累发展阶段,应通过跨地区资产重组进行产业结构更新换代。其它沿海相对发达省份提出的产业转移战略多在本省内部考虑。广东省提出今后把劳动密集项目从珠江三角洲退出并主要放在不发达的山区。福建省把推动本省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和零部件加工向山区转移作为加强山海协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样位于沿海地带的河北省却提出积极利用接受其它地区产业转移的战略。

中西部地区许多省区提出“认真做好与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对接”, 要“有选择寻求部分产业扩散和转移”。明确提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上海的产业转移的省份较多。安徽、湖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新疆等省区市都对吸引产业转移的来源和接受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方向提出明确选择。近两年来中西部省份也开始把通过横向联合盘活资产存量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主要途径。一些签定合作协议的省份,如湖北和安徽之间把推进两省跨地区资产重组作为双边合作的重点方向之一。

  1. 以开拓市场为目标的合作形式

    “八五”以来,国内各地区对相互间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越来越多的

省份把开拓市场提作为地区合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各省区市提出的在其它地区开拓市场的途径有多种,主要包括到外省区举办商品博览展销会、商品订货会和商品信息发布会,组织本地企业参加国

内重要的商品交易会等商贸活动,争办具有全国性和区域性影响的交易会、博览会和展销会,定期或不定期到省外组织本地产品的大型展销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在它地区培育市场。还有,政府部门在外地区设置驻外办事机构作为本地区经济“窗口”,代理本地产品,帮助企业扩展产品销售渠道,借助行政力量构筑跨地区商业网络。

广东、浙江、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最先提出把开拓本地产品国内市场作为开展跨地区经济协作重点之一,安徽、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省份紧随其后。上海最近提出“以市场换市场”的战略设想。1995 年以来多数中部地区的省份和四川等西部省份开始强调当地市场对开展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性,陕西省在 1996 提出的发展战略的中心内容之一是“以市场换项目”。

东部地区省市的目标市场较为多元化。“九五”期间,上海把开拓国内市场的重点放在经济增长快现实购买力比较强的长江沿岸城市以及国内其他一些重要城市。中部地区明确加大对西部地区市场的开拓力度。

广东、浙江、上海等发达省份率先采取跨地区开拓市场的企业战略。90 年代,上海面向全国进行商业网点和企业商业网络建设。1996 年上海市开始强调把市场开拓与跨地区投资相结合,重视建设全国市场营销体系。采取市场拓展带动工业转移、销地生产促进市场开拓、创名牌重营销、以无形资产拓展有形市场的新思路,成立了上海工业品配售公司,1996 年在武汉、万县、成都等地建立 6 个上海工业品配售中心。通过实行会员制、代理制等实现由

产地销向销地售的转移。商业系统在市外拓展项目已有 350 多个,投资总额

超过 13 亿元。乡镇企业发达的一些省份,如浙江省,逐步建立了非国有经济

的跨地区市场营销体系,人口不多的温州市有 14 万农民购销员在全国各地搞市场营销。“八五”后期以来,西部地区省份以及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甘肃、天津等省市提出的市场战略仍以培育区域市场为主,但一些中西部省份,如四川近两年来也开始采取企业战略。目前中国许多内地中小外贸企业主要是为沿海贸易口岸提供货源,沿海发达地区开始致力于建立规范的、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委托代理关系。

区域合作组织的发展及合作形式

与 80 年代相比,“八五”以来全国区域合作组织的基本类型没有变化, 仍然是省际间的经济协作区、省毗邻地区经济协作区、省内经济协作区、城市间经济协作网络四种基本类型。一些 80 年代建立的组织处于停滞状态或基本消亡,同时出现了少数新的区域组织。区域性合作组织的发展,有以下两条主要发展脉络。

  1. 区域合作组织的组织制度建设

主要形式有组织合作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开展双向经验交流和参观学习,高层领导互往;坚持定期轮换地点召开高层领导人联席会议;建立省(市、区)长或市长专员联席会;正式建立起协作区的常设机构——联络处和相应的组织制度,同时加大行业网络的工作力度和组织程度;加强宣传,一些组织,如淮海经济区(1993)和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1997)建立经济区总部大楼。

  1. 联合开展跨地区经济技术活动和建设项目

90 年代以来,区域合作组织的合作重点不再局限于以地区间调剂余缺、物质串换为主的物质协作。各类区域合作组织提出的经济技术合作重点有所差异,其中涉及跨省合作的比较相似。省际合作组织重视联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发展各类商品、生产等要素的区域性市场建立相应的环境和设施, 强调联合建设以交通为主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和各类区域性市场设施;普遍提倡联合建设区域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更强调新建区域性基础设施,而对于基础设施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实现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统一协调布局是合作要点。1994 年后,加强跨地区资金市场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而且开始强调投资参股的合作方式;同时,努力发展企业间实质性合作对共同发展大型产业项目呼声较高。以经济区名义联合招商,与海外客商建立联系,也是新的重要合作形式。参见表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