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发展水平的省区】

包括绝大多数中部省区及东部的辽宁和西部的新疆等省区。其中,辽宁等个别省区是由于经济长期增长缓慢、经济发展下滑到中游水平;多数省区或是近年发展起色较大、赶上中等发展水平,或是长期稳定在中游的省区行列。从发展思路上,有着明显的一致性。主要是:壮大现有支柱产业,在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症结问题上有较大突破,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辐射作用。

*继续贯彻“八五”计划期间取得成效的产业发展思路,以稳步发展为核心,逐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突出表现在:坚持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进一步强化支柱(工业)产业的地位,较大幅度地提高支柱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河北省提出支柱产业的比重由“九五”初期的 38%提高到 50%以上。吉林、新疆等省区将继续壮大现有的支柱工业作为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的首要任务。辽宁省仍将石化、冶金、电子信息、机械作为重点改造和发展的支柱产业,树立老工业基地的新形象。河南、湖北等省“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加大对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的力度,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

*大力实施名牌产品战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以名牌产品的发展促产业结构的升级,为有条件的部分省区逐步实现“从资源大省向加工业大省跨越”(安徽“九五”计划)奠定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

*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中心环节,集中力量抓好若干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推进骨干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建立一批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九五”期间,各省都选取了一批大中型企业改革试点单位,或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作为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突破口。企业改革成效如何,将决定着省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

*特困行业的转产工作。作为配合国家对特困行业调整和转产的工作,促进特困行业在世纪之交时能够步出困境,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特别是有些省区的煤炭、金属开采业、森林工业、纺织工业、军工等。

*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开辟经济发展的“第二战场”。包括:以乡镇企业为重点,同时提高个体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重视借助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黑龙江提出“南联北开”战略“利用沿海发达地区(南联)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机遇,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出口(北开)商品基地”。河北省“进一步扩大以京津为重点、面向全国的全方位对内开放。抓好环京津都市圈建设,更多、更好地引进经济各类生产要素”。湖北、安徽等沿长江省份提出“呼应浦东”的战略布局构想,积极承接上海龙头辐射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