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8—5 中国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1995)
上海 92 深圳 48
四川 27 广东 22 江苏 13 福建 12 浙江 11 海南 10 辽宁 10
吉林 9 山东 7 湖北 7 北京 6 黑龙江 5 陕西 5 云南 4 天津 4
其它各省区 1~3 家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报,1995 年 12 月 30 日
- 沿海地区中心城市逐步成为各省区的信息基地和交流节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综合影响力明显增强。发达地区中心城市日益成为地域联系广泛的办事机构设置和信息中心。1995 年底,国务院和外省市在沪办事机构已达 700 家;全国各省区市和大型企业驻
京办事机构已经有 530 多家;国家部委及各省区市驻津机构已超过 1200 家, 在天津站后广场的黄金地段规划设置“国内使馆区”;各地驻厦门、福州、广州和武汉的单位数目分别为 341 家、211 家、1155 家和 600 家以上。1995 年上海市外贸出口中,约有 1/3 的货源来自其它省区市。
沿海地带内部南北向经济联系增强
在沿海省份之间的南北资金流动在加强,产业合作项目增多。从天津市1992~1994 年全市重点协作项目的地区分布来看,与天津市经济技术关系密切的省份是广东、山东、福建、浙江、山西、辽宁、陕西、北京、上海、湖南、湖北、河北和内蒙古等。至 1995 年初深圳在国内其它地区的投资集中在
上海、江苏和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据河北省经济协作办公室的统计,至 1995
年 6 月河北共从北京和天津引进资金 65 亿元,占全省引资金额的 67%。北
京投资 1.2 亿元于唐山港建设;天津原材料开发公司在迁安县投资 3936 万元
建设津西铁厂,夏利轿车有 157 个零部件由河北企业生产。天津外贸先后投
入 1769 万元在河北建立 16 个出口货源基地,平均每年从中收购 1.26 亿元的
出口货源,创汇 2370 万美元。河北省 1996 年与上海开展产业合作取得明显进展,最突出的是以张家口第二毛纺厂和上海第五毛纺厂的联合为代表的企业合作获得成功,实现了“同南方发达地区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历史性突破”。1996 年河北省引进技术 1532 项,引进人才 1.1 万人,至 1995 年 6 月河北从北京和天津引进的人才和技术项目占其总引进数的 2/3。
另外,沿海发达地区的帮扶带动作用从本省内部开始。与跨省区的对口支援和帮扶相比,省区市内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之间的连带发展战略见效更快。广东省深圳市对稍欠发达地区的帮扶效果较明显。
中部地带开始加强与东部和西部的双向合作 “八五”以来,特别是 1995~1996 年间,中国中部地带的一些省经济增
长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中,加强了与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和技术合作是
个重要因素。中部地带的多数省份在注意开拓东部市场的同时,开始把本地产品推入西北市场。1995 年,中西部地区有 30 多个城市在上海举行招商洽谈会和产品展示会。安徽省在“97 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内贸总成交额为 12.9 亿元,销售额较高的是轻工、粮油、纺织机械、化工类产品。
东南沿海是“八五”期间中部地带在国内“招商引资”的主要来源。至1992 年湖南与上海共有 13 个地州市与上海各区县结成友好对子。1986~1991
年间全省共从省外引进资金 7.5 亿元,主要来自浙江、广东和武汉等省市。
1991 年至 1992 年初,与华东地区签订经济协作项目 213 项,其中上海和浙
江各占 64 项和 46 项。1995 年安徽赴上海招商,达成 900 多个内联项目,协
议协进资金 163 亿元。1997 年初,安徽省有 2000 多家企业与上海有联合关系,皖沪经济技术联系的紧密程度明显高于安徽与其毗邻的江苏等其他省份的联系。1996 年,安徽省工业产值的 1/4、利税的 1/3 与内联有关。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1996 年阜阳市内商(阜阳市以外的投资者)投资总额大于外商(含港、澳、台)投资总额。
中部省区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同时,也向国内其它地区扩展。湖南自 1991 年起在浦东设窗口。至 1992 年,湖南省在深圳共投资 4
亿多元,兴办了 130 多家企业;在海南省建立 168 家企业,形成资产近 3 亿元。安徽省在“97 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达成 140 个内联合作项目,协议投资 16.4 亿元,其中有 60 项合同项目,60 项中与西北地区签订的占 60%,其中农业农垦畜牧业合同占总合同数的 13.3%,而且签约的17 项技术转让和技术合作方面的合同全部是与西北地区签定的。
“97 中国东西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的签约情况表明,目前中部地区是东部发达地区开展轻工、化工、食品和机械等重要产业跨地区资产重组的重点。中部地区一些省份也在跨地区企业合作有所收益,突出表现在通过与东部地区名牌联合,利用以前闲置的生产能力,企业获得发展,企业产品有了市场。安徽省有 84 家企业参加了东部地区的 24 家企业集团,主要涉及轻
工、化工和商业领域。
资金和技术开始流向西部地带
近年来东部地带和中部地带流向西部地带的资金和技术和规模有所扩大,形式趋于多样化,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投资来源,对改善当地投资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和资产重组有所贡献,是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1.西部资金的引进及来源
国内资金在西部地区省份全部引资中的比重明显上升,1996 年以来与外资增长基本同步。除东部沿海省份外,一些中部地区省份也开始与西部地区建立投资联系。
1996 年四川全省引进资金中的国外引资、省外引资和区外引资比重“三
分天下”。贵州 1996 年引进内联资金 13 亿,而外资很少。1992~1996 年,
除深圳、青岛、宁波、大连 4 个对口帮扶城市外,贵州与上海、南京、福建、
广东和山东等省市企业合作项目 2000 余项,引进资金 30 多亿元,其中 1996
年全省引进内联资金 13 亿元,引进与交流人才 1.5 万多人次。宁夏 1983~
1994 年共引进资金 5 亿元,在 1994 年引进资金 4985 万元中,引进外省资金
3818 万元,占 76.6%。新疆 1994 年引进外省市资金 6.69 亿元,大大高于同
期引进外资(折合人民币 2.18 亿元)数量,与广东、江苏、山东、四川、深
圳等省市签订发展棉纺、合办铝型材加工等 12 个大项目。
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成为资金西向回流的主要形式之一。据邮政系统的调查,1996 年在广东省和上海市的外地打工人员向中西部地区汇出的资金总量分别在 200 亿元和 100 亿元以上。
资料表明,近年来东部省市对中西部地区投资规模的增加与东部地区省份执行中央制订的对口支援三峡和对口帮扶政策密切相关。据不完全统计, 1992~1996 四年来有关省市、中央各有关部门与三峡库区实施的支援项目共
820 个,支援方已到位资金 15.91 亿元。至 1996 年底上海在三峡库区的投资
达 1.6 亿元,在西藏共投入资金 1.3 亿元。2.技术的引进及来源
技术的引进是西部地带与东部和中部地带开展合作的最主要目标。宁夏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地有天津、北京、哈尔滨、浙江、上海等地。1994 年与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四川和西北各省实施协作项目 47 项;与浙江、天津、辽宁等地开展的一系列企业技术合作项目对宁夏的冶金工业技术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内蒙古与东北、河北、京津的经济技术联系都有加强。东部地区在对口支援地区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和发展教育等项目有利于当地增加长远发展后劲。
3.资金、技术主要投向 “八五”期间,中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跨地区投资项目产业结构水平较
低,项目中农副产品深加工、土地与资源开发、技术转让和轻工、服装等劳动密集型项目占很大比重。“八五”以来东部地区在西部地区投资有两种重点形式,一是东部地区资金投向以大农业开发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自然资源开发性项目。新疆 1994 年引进外省市资金 6.69 亿元中有 13%是江苏、安徽、山东、四川、湖北、深圳等省市建立棉花基地的投入;1994 年云南省旅
游开发项目协议投资 8.3 亿元,其中横向筹集 6.8 亿元,占 82%,1995 年初外省市到云南省开办边贸企业总数已突破 500 家。近年来贵州与沿海省市建立了一些稳定的资源开发合作项目,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在赫章、龙里开发锌、铁系列产品,上海与贵州联合建设申湄烟草基地。二是东部名牌产品与西部受援地区企业的联合发展以及对搬迁企业的技术改造,如涪陵的浙江娃哈哈饮料厂和万县的上海白猫洗涤剂厂,项目投产快,产品有市场竞争力。
省际间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联合开发利用资源的利益分配问题较多
跨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的合作非常符合资源富集地区和资源短缺的发达地区的客观需要,但由于各种因素特别是体制因素的影响,主要由政府推动和参与的合作形式效果并不算理想。有的按照协议,资源开发基地建立起来了, 但产品(资源或资源型产品)并没有供给投资者;也有的正好相反,协议中的需求方拒绝购买对方生产出来的资源或资源型产品。从“六五”至“八五”, 上海在其它省市共投资 15 亿元,其中很大比例用于建原料基地,但只有 1/5 左右的投资获得较好收益。珠江三角洲地区与西南和广西红水河地区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合作,并没有按协议使各方受益。在资源开发领域,近年来东中西部的企业合作出现了一些成功的范例,但在目前的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和区域特点下,东部沿海地区企业西进开发资源仍面临很多难题。
- 内地与沿海地区共同发展外向型经济动力不足
内地与沿海地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展国际贸易方面的合作进展落后于设想。其中,内地利用沿海港口保税区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的合作进展缓慢。
- 跨省市产业转移互惠性较差
已经实现的省际政府协议性跨省市产业转移规模很有限,转移出的二手设备对一些县、乡镇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有贡献,但是很难为其它城市所接受。而且多发生在国家指定开展对口帮扶对子地区之间。至今为止,上海产业转移的规模相对较大。政府引导下的本省内部地市级的产业转移多发生在经济较发达省份的地市之间,进展最快的是广东和福建。
- 跨地区企业集团的发展遇到困难
尽管各地提供的已建立或加入的企业集团数目很大,大企业集团跨地区兼并重组困难重重。突出障碍是:跨地区产权和金融市场欠发达,从中央到地方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推动机制,跨地区贷款机会少,外地企业没有融资权,缺乏必要的投资地当地金融支持。由于软、硬环境的限制,企业跨地区兼并过程中总体交易成本高。
- 跨地区商贸合作效果不理想
地区间对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深化跨地区商贸合作有难度。各地纷纷要争取全国性和区域性商品交易中心地位。上海 90 年代初的跨地区商业合作未收到预期满意效果,国内市场交易成本可能高于进入国际市场成本,积极性受到影响。上海第一百货公司曾在全国开了 20 多家连锁分店,目前仍继续
生存的仅有合肥、武汉和西安 3 家。调查表明,上海发展跨地区商业连锁的成果之所以并不理想,当地合作不积极、交易成本高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