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区市产业结构变化和产业发展

“八五”期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速度最快、波动最小的 5 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 4.1%,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7.3%,第三产业年均增长 9.5%。工业化程度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图 3—2)。1996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仍达到 11.21%,同“八五”相比,第二产业递增速度明显下降,为 12.54%,而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均有提高,为 7.8%和 11.14%。

图 3—2 全国主要产业增加值在 GDP 中的比重

工业化,仍是绝大多数省区市产业结构变化的主题

工业化是中国省区市经济发展的主题。“七五”期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六五”时期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带有“补课”性质的重点发展和蓬勃兴起,在有力地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暂时的繁荣。“八五”时期和 1996 年,多数省区市又将经济建设的重点转向工业经济,使得全国工业增加值在 GDP 中的平均比重水平较“七五”时期提高了 3 个百分点,达到 4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巩固。

1991~1996 年间,所有省区市第一产业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除极少数省市外,第二产业比重值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在多数省区市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到 1996 年,除北京、贵州、海南、西藏 4 省区市外,其它省区市均以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工业化程度仍在地区分布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的分布状况大体吻合。“八五”时期,工业化进程相对较快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带,在第二产业年均递增速度大于 20%的 10 个省区市中,有 7 个是东部沿海省市。中西部地区的安徽、江西、河南、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等,第二产业在 GDP 中的比重每年提高值达到 1 个百分点以上,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1996 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的是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黑龙江和山西,比重值超过 50%;第二产业比重最低的是西藏、海南、湖南、广西、江西、内蒙古、新疆、贵州等, 比重值不足 40%。

大部分省区市工业发展加快,但重复建设和生产分散比较严重

中国目前经济发展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重工业化阶段。经过 80 年代重点发展轻工业、弥补计划经济时期造成的工业结构偏重的缺陷之后,90 年代重工业加速发展。“八五”时期重工业产值年均递增速度为 28.4%,比轻工业高 5 个百分点,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重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六五” 和“七五”时期,重工业在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 51.5%和52.6%,“八五”时期达到 56.7%。1996 年,轻重工业呈同步增长态势。

重工业的加速发展,扩大了中国主要能源、原材料工业产品的规模。其中,钢铁、合成材料、化工原料和水泥、玻璃等产量大幅度提高;部分特种钢材、精细化工原料以及用于电子工业的原材料生产也有明显的进展。由于主要能源和原材料有效供给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部分产品长期供需短缺的矛盾得到缓解。

尽管沿海和内陆重点发展重工业的出发点有所区别,但其结果是重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的加强。除云南和西藏外,其它省区市重工业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北京、天津、吉林、广西和贵州等省区市提高幅度最大,“八五”期间重工业平均每年增加 2 个百分点左右。沿海加工工业为主的省份,主要以弥补能源、原材料等工业不足为战略意图来加速发展重工业。除福建省之外,其它省区市重工业比重平均每年上升 1 个百分点左右。传统的重工业大省,在经历了调整轻重工业比例的努力之后,以能源和原材

料为主的重工业仍是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优势部门,重工业发展速度持续高于轻工业。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宁夏等重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 70~80%的历史最高水平。

除了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之外,重工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快速发展,带来部分重工业产品生产分散化的趋势,尤以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最为突出(表3—3)。1995 年,全国轧钢企业达到 7363 家,平均每个企业年产量仅 1.2

万吨,每个县有 3.4 家轧钢厂。汽车制造厂(整车生产厂家,不包括改装车)

多达 125 家,总产量仅 145 万辆汽车。

轻工业生产集中化程度有所提高

与重工业部分产品生产分散化相反,轻工业产品的生产呈现出在地区分布上有所集中的趋势(表 3—3)。“八五”期间,为适应国内市场和增加出口的需要,轻工业中的电子元器件和家用电器、食品、纺织和服装等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利益的驱动,各地区工业项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棉花大战、烟叶大战等此起彼伏,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与生产秩序。如, 全国有白酒厂 5714 家,平均每个县有 2.7 家;29 个省区市生产纺纱、塑料和卷烟,28 个省区市生产化纤,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分别有 27、23 和19 个省区市生产。而且,从 1996 年国家计委与国家统计局的快速调查看, 这些热点产品仍在建设中(表 3—4)。

1991~1996 年,在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下,以耐用消费品为代表的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骨干企业规模化生产逐步完善。在生产集中化过程中,一些重复建设的企业被淘汰。1995 年,全国有电视机厂 302

家、电冰箱厂 186 家、洗衣机厂 89 家,分别比 1990 年减少了 13 家、33 家

和 20 家。由于投资风险机制尚未健全,在企业淘汰过程中,给国家财力、物

力造成较大的浪费。并且,又出现空调器、VCD 机生产大战。空调器已由 1990

年的 109 家猛增到 1995 年的 408 家;VCD 机从 0 增加到 300 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