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林业生态工程】
从 80 年代起,国家着手建设以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资源永续
利用为主要目标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造林面积 1.2 亿公顷,速丰生产
林基地造林面积 357 万公顷。
这些林业生态工程基本上覆盖了中国的主要水土流失、风沙危害和台风、盐碱区,约占国土的 80%。在全国内形成了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的生态屏障,构筑着中华大地生态防护网络,形成中国生态建设的基本框架,“九五”期间继续实施十大林业生态工程(图 11—1)。
图 11-1 “九五”期间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施的地域范围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工程,涉及的范围包括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横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 13 个省区市的 551 个县(区、市),总面积
406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 42%,覆盖了中国北方半壁江山。国家规划在
1978~2050 年期间,共造林 3508 万公顷,有林地面积将增加到 4000 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 9.26%,使亿亩农田得到保护,20 万平方千米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
“八五”期间已完成人工造林 600 多万公顷,封山封沙育林 433 万公顷,
零星植树 40 亿株。其中 1995 年完成 133 万公顷,1996 年完成 134.2 万公顷,
目前,一、二期工程已经结束,正进行三期工程。至此,共完成造林 1851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 70 年代末的 5.05%提高到现在的 8.2%。这样,使2100 万公顷农田实现了林网化,治沙造林保存面积 520 万公顷;133 万公顷
沙地被改造成农田、牧场和果园;893 万公顷草场得到恢复,产草量增加 20
%以上。黄土高原营造水土保持林 245 万公顷,近 800 万公顷水土流失地域得到初步治理。因此,“三北”地区 1/3 县的农业生态环境开始趋向良性循环。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1989 年中国为综合治理江河而首次实施了大规模林业生态工程,这是关系到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工程区域范围包括 11 个省市的 271 个县,实施时间是 1989~2000 年, 计划新增造林面积 667 万公顷。
“八五”期间完成造林 300 多万公顷,其中 1995 年完成 53.5 万公顷,
1996 年完成 46.4 万公顷,使 62 个县达到一期工程建设标准。
目前,这项工程已全面展开,突出建设了三峡库区、金沙江中下游和嘉陵江流域等十大重点区域。工程已完成营造林 366.3 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
盖率比 1989 年提高了约 5 个百分点。经过 7 年建设,100 多个县基本消灭了
荒山,过去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的海洋。湘、鄂、黔等省山区沙化、石化速度开始下降,很多昔日干涸的小溪恢复了常年流水,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开始在森林中繁衍生息。在绿色屏障的保护下,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专栏 11.6)。
专栏 11.6
珙县林业生态工程的综合效益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是长江上游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该县在 50~70 年代期间,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原始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至 70 年代中期,全县森林覆盖率只有 8.24%。随着森林的急剧减少,自然灾害频繁。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 680 平方千米, 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一半。冰雹、滑坡、泥石流及水旱灾害时常发生,农业产量低而不稳。
珙县自 70 年代中期起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先后承担了四川省速丰林基地建设(70 年代,8 万亩)、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中国 2606—2 项目工程造林(80 年代,30 万亩)和世界银行国家造林项目(90 年代,5.2 万亩)的工程造林。同时实施了果树基地、竹木基地、桑蚕基地、茶叶基地等经济林木工程项目。20 多年来,共投入资金 6300 万元,已营造 55 万亩人工用材林
和 10 万亩经济林。1993 年通过省、地核查验收,全县成片林面积达到 61.8
万亩,其中包括退耕造林绿化面积 15 万亩。
1995 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上升到 42.4%,活立木蓄积量由 1975 年的 20
多万立方米上升到 200 多万立方米。1994 年大林业综合产值达到 9262 万元,
1995 年超过 1.5 亿元。1995 年获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
十多年来,珙县自然灾害明显减轻,保障了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能,粮食获得稳产高产。1980 年全县粮食总产 8.95 万吨,平均亩产只有 194 公斤。
1995 年,在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的情况下,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 11.93 万吨,
亩产达到 248 公斤,人均粮食达到 312 公斤。林业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发展用材林和竹林、果品、桑蚕、茶叶、药材,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建立了大林业管理体制,使林业发展获得最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来源:调查资料,1997 年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该项工程 1988 年开始建设,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至中越边界的
北仑河口,全长 1.8 万千米,跨越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
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 11 个省区市的 195 个县(区、市),计划
到 2010 年造林 355.8 万公顷。
1991 年工程全面启动,“八五”期间完成造林 160 万公顷,1996 年造林
7.2 万公顷,有 62 个县达到一期工程建设标准。在 1.8 万千米海岸线上已建起 1.3 万千米基干防护林带,有效地保护了 656 万公顷农田,减灾能力达 30~ 40%。沿海地区还建起 30 个森林公园。许多地区已建成林种结构合理、带网片点相结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的防护林体系。国务院将沿海基干防护林带划为国家特殊保护林带,实行特殊保护。
*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中国共有平原、半平原县(旗、市、区)918 个,平原面积占国土面积15%。1988 年林业部把平原绿化列入全国防护林建设工程。平原绿化以县、市为单位,以农田防护网为主体,建设以防护林带、农林间作、田旁植树、成片造林为主要内容的带网片点相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计划到 2000 年平原地区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
“八五”期间有 769 个县实现了平原绿化,其中 1995 年造林 5.14 万公顷,45 个县达到平原绿化标准。1996 年造林 3.6 万公顷,又有 26 个县达到建设标准。现在平原地区累计营造林面积 21.4 万公顷,全国已有林网化面积
3420 万公顷,共有 795 个县基本实现了平原绿化,占全国平原、半平原县 86.6
%。山西、北京、河南等 11 个省市基本实现了全省(市)平原绿化。
平原绿化明显改善了农区生态环境,有农田林网保护的农田地表风速降低 20~30%,农田蒸发量减少 8~21%,粮食产量增加 15~20%。大部分平原区初步实现了林茂粮丰、六畜兴旺、经济繁荣的景象。
*全国防沙治沙工程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沙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17.6%。该工程建设范围包括 27 个省区市共 599
个县(市、区)。1991 年起动到 2000 年,计划用 10 年时间综合治理开发沙
区(主要是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 718.6 万公顷。工程以保护、扩大林草植被和沙生植被为中心,建立防、治、用三者有机结合的防沙、治沙工程体系, 逐步形成沙产业体系,采取治沙种草、治沙造田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绿色生态体系,恢复并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八五”期间完成一期造林 16.9 万公顷,治理开发沙区面积 370 多万公顷。1996 年又完成综合治理开发面积 86.7 万公顷。工程启动以来,共治理开发沙区 400 多万公顷,包括人工造林治沙、飞播造林治沙、封沙育林育草、
治沙造田及低产田改造,并在沙区开发建设多种经营项目 600 多个。
*太行山绿化工程
这项工程被列为全球环境建设的重点,已纳入《中国 21 世纪议程》。该工程实施对于改善华北及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工程涉及北京、河北、河南、山西等 4 个省市的 110 个县(市、区),总面积 1200 万公顷。工程计划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飞机播种和封山育林,建设起以防护林为主体,多林种科学布局,多树种合理配置, 乔、灌、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综合防护林体系。规划实施时间是 1987~2000 年,工程总任务量是完成造林绿化面积 396 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达 43.6%。工程完成后太行山将成为华北地区的绿色屏障。
工程经过 7 年试点,1994 年全面启动。“八五”期间造林 102 万公顷,
其中 1995 年造林 42.7 万公顷。1996 年造林 40.2 万公顷,现已完成营造乔
木、灌木、草 215.1 万公顷。
*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1996 年启动的这一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宁
夏、河南等 6 个省区的 188 个县(市、旗)。工程建设为期 15 年,规划营造
315 万公顷的多功能防护林,森林覆盖率将增加 10 个百分点,土壤流失减少
30 亿吨。
“九五”期间,重点在黄河各支流的上游营造水源涵养林,在干流和支
流两岸及陡峭的沟坡上营造护岸固坡林,在较平缓的丘坡上营造农田、牧场防护林。
1996 年完成造林面积 17.8 万公顷。
该工程通过营造防护林,按照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综合治理,减少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和输入黄河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 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利设施特别是正在建设中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长期发挥效能。同时,增加林产品产量。
*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林业部制定的这项工程总体规划,建设范围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 4 个省区的 32 个地(州、市)的 177 个县(市)。工程建成后,将新增森林面积 120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将由 35.01%提高到 37.94%,不合理的林种结构将得到调整,水土流失将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将明显改善。
1996 年工程开始试点启动,以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加快造林绿化速度、
提高综合效益为重点。工程全年投入 1 亿多元,共完成营造林 10.3 万公顷,
其中 13 个首批重点县完成造林 3.87 万公顷。
*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国家计委 1995 年 11 月批准该项工程总体规划。工程建设范围包括河南、
安徽、江苏、山东、湖北、浙江、上海等 7 个省市的 208 个县(市、区),
造林总规模 104.7 万公顷。防护林体系建成后,流域内森林覆盖率将从现在的 13.9%提高到 17.3%,增加林木总蓄积量 6991.2 万立方米,每年增加森林蓄水 3.14 亿立方米,减少土壤流失 2826 万吨,新增防护林保护农田面积
33.33 万公顷,每年增产粮食 8.75 亿公斤。
首批 34 个试点县共完成人工造林 104.5 万亩,为试点任务的 3.4 倍。
*辽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这项工程于 1996 年开始实施,建设范围包括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
等 4 个省区 17 个市的 77 个县(市、旗)。规划造林面积 120 万公顷。重点建设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为主的防护林,同时发展经济林和薪炭林,适当发展用材林,加强建设骨干工程。工程完成后,水土流失、风沙等主要自然灾害将得到遏制,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在建设林业生态工程的同时,国家加大了对水土保持的投入。“八五” 期间共投入 35 亿元,实施了水土保持工程(专栏 11.7)。
专栏 11.7
水土保持工程
“八五”期间,全国人大通过了《水土保持法》,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水土保持纲要》(1991~2000 年),实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全国已建立 25 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在 1 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
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7100 万公顷,平均
每年减少土壤流失 11 亿多吨,增强保水能力 180 亿立方米。
长江、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已列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753 万公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已治理 1500 万公顷,使 30%的水
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了 3 亿吨以上。来源:《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环境年鉴社,
1996 年。
- 生态农业建设
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家已将生态农业发展确定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近年来,中国的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全国已有 7 个生
态农业村、乡被联合国授予“全球 500 佳”的称号,成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生态农业示范村、示范乡的成功,推动了生态农业示范县的发展。到 1995 年底,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有 50 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有
近 100 个。有 20 个地方开展了生态农业建设。到 1996 年底,生态农业试点
县 160 个,乡、村级试点 2000 多个,覆盖面积 2 亿亩,69 个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为主导,国家级与省级相结合,县与地区(市)相结合,示范点与技术推广相结合的发展态势。
生态农业建设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减轻了自然灾害,已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专栏 11.8)。
专栏 11.8
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成效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过去这里生态环境恶劣,风沙危害极其严重,大片农田、牧场和村庄被流沙侵蚀,建国初期林草覆盖率仅为 1.8%。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极为缓慢,群众生活困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不懈地开展固沙治沙,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 1996 年底,沙区竹林保存面积达 1460 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 38.9%,沙漠腹地营造万亩以上的成片林 165 块,建成总长 1500 千米的 4 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固定半固定流沙 600 万亩,受风
沙危害的 150 万亩农田基本实现林网化。与 50 年代相比,沙丘高度平均降低30~50%,沙区年移速从 5~7.7 米降为 1.68 米,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一半以上,全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目前全区建成基本农田 587 万亩,农民
人均超过两亩,1996 年粮食总产达到 12.55 亿公斤。5 年建设高产农田 50 万亩,累计增产粮食 5 亿公斤,多种经营发展较快,1996 年沙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1220 元,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
延安市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80 年代初全市水土流失面积 2.88 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 78.4%,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 2.58 亿吨。这些年来,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脱贫致富的战略措施来抓,成效显著。到 1996
年底,全市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 1.67 万平方千米,占水土流失面积的 58
%,林草覆盖率达到 42.9%,农村人均占有 2.4 亩基本农田和 1.5 亩经济林; 粮食总产达到 8.9 亿公斤,人均产粮基本稳定在 400~500 公斤。烟、果、羊、薯 4 大主导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多种经营产值 13.6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68%。农民人均纯收入 1120 元,贫困人口从 1988 年的 67 万人下降到 23.6 万人。
来源:姜春云,“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调查报告”,人民日报,1997 年 9 月 3 日。
*是解决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如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
态农业,使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增强了抗灾能力。延安市实施生态农业建设 5 年来,建设了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大面积推广节水抗旱技术,1995
年遭百年不遇的持续 262 天大旱,粮食产量仍创历史最高记录。辽宁省 1995 年遭受严重水灾,国家级生态农业县昌图和大洼仍取得丰收,显示了生态农业建设的优越性。
*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据部分省区市生态农业试点的调查,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后,粮食增幅一般在 15%以上,亩产增长 10%,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12%。湖北省 105 个试点单位,1995 年人均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 32%。
*普及生态思想,提高了农民和干部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广大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结果又会促使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生态农业的示范和推广工作。
-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