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管理理论丛林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展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组织,特别是企业规模急剧扩大,管理活动越来越复杂,迫切需要更加科学的理论予以指导。人们对管理也越来越重视。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人国家,不仅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人与管理科学家在研究管理,而是一些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也纷纷加入到管理理论研究。的队伍中来了。结果带来管理理论的空前发展,各种管理学派层出不穷。已故的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称这种现象为管理理论丛林现象。

(一)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切斯特·欧文·巴纳德。他生于 1886 年,

其代表作是 1937 年出版的《经理的职能》一书。巴纳德认为,社会中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系统,即由相互进行协作的个人组成的系统,都包含有这样三个因素即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联系。在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也起着重要作用。它与正式组织相互创造条件。在某些方面,非正式组织会产生积极的作用。组织中的经理人员,其主要职能就是要在这个组织中进行协调,以维持组织的运转。

在巴纳德研究的基础上,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研究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其要点是:

  1. 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系统能否存在,取决于:
  1. 协作的效果;

  2. 协作的效率;

  3. 协作目标能否适应环境。

  1. 正式组织的存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
  1. 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2. 每一个成员都能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作出贡献;

  3. 组织内部有一个能彼此沟通的信息联系系统。3.经理人员应负起如下责任:

  1. 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系统;

  2. 善于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作出贡献;

  3. 规定组织目标。

这一理论的重心是放在组织之上的。虽然组织理论并非管理理论的全部,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和马奇。它是在二战之后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程序等学科的内容发展起来的。鉴于西蒙在决策理论上作出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与他 1978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决策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1. 强调决策职能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2. 以有限理性的人代替有绝对理性的人,强调决策的“满意原则”;

  3. 对决策阶段进行科学划分,可分为:

  1. 搜集情况阶段;

  2. 拟定计划阶段;

  3. 选定计划阶段;

  4. 评价计划阶段。

  1. 对组织决策进行了划分,为确定不同管理者的决策权提供了依据。

(三)经验管理学派

经验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德鲁克·戴尔等人。这一学派的中心是强调管理的艺术性。他们认为,只有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总结管理的经验教训,通过不断实践才能掌握管理。具体来看,这一学派的理论要点是:

  1. 作为组织的主要领导人,应重点抓好这样几方面的工作:
  1. 形成了一个生产统一体,有效调动组织的各种资源,尤其是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2. 领导人作出每一项决策或采取某一行动时,要协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1. 要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各类组织只能根据自己的目标,工作性质、环境和内部条件来确定本组织的管理结构,切忌照搬别人的模式。

  2. 对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应正确评价。

  3. 提倡实行目标管理。

(四)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理论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手段、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沦、耗散结构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各种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管理理论。管理科学最典型的特征是将管理问题数量化、模型化了。从本质上讲,管理科学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因为它的主要目标仍是探讨管理工作的最优方案模型,只是其研究范围扩大了,研究手段更先进了。管理科学的主要特点是:

  1. 管理活动都以经济效果的好坏作为评价标准,力争用最小\的投入带来

最大的产出;

  1. 借助数学模型,将管理问题数量化,进行精确全面的定量分析;

  2. 依靠电子计算机管理;

  3. 强调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管理。

管理科学强调数量分析,主张用先进的技术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对管理学进行研究,其意义是十分明显的。但是管理活动纷繁复杂,所涉及的因素多种多样,并非所有的管理问题都能够数量化,能用模型来进行分析。过分依赖模型,必然会漏掉许多不可数量化的因素,降低决策的可信度。所以, 在管理活动中,数量模型不可缺少,但又不能迷信,应持一分为二辩证的态度。

(五)系统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来全面分析研究企业及其他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它重视企业组织结构的分析。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和约翰逊等。系统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 企业是一个系统,该系统就是以人、机器、物资、资金为要素组成的。企业的发展要受到这些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构成方式的制约,这一结论也适用于非企业组织。

  2. 企业又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性大系统。在内部,包括有:

  1. 目标和准则子系统;

  2. 技术子系统;

  3. 社会心理系统;

  4. 组织结构子系统;

  5. 外界因素子系统。另外,企业又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3.经理是一个把管理过程应用于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系统的发展和联系

的机制。

系统管理理论是在一般系统论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主要体现了管理哲学的改变。正如他的代表人物所称:“它是有关管理工作的一种思维方法⋯⋯ 它提供了把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一种框架。”与其他管理理论相比较,它在解决具体的管理问题上的研究又显得不足。

(六)权变管理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形成的管理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尼布拉加斯大学的教授卢桑斯。

1976 年,他出版了权变学派的代表作《管理新论:一种权变学》。在该书中,他集中阐述了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

  1. 认为以往的管理学理论可以分为四大学派,一是管理过程学说,二是计量管理学说,三是行为科学,四是系统科学。权变理论认为这些学说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据其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权变理论就是要把环境变化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

  2. 认为环境是影响管理选择的重要因素。环境和管理的关系为:前者是自变量,后者是因变量。环境不同,管理中运用的管理方法、手段也就不同,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与方法。

与其他管理学说相比较,权变理论主要强调了理论的环境适应性,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七)管理文化学派(又称企业文化学派)

管理文化学派强调管理活动的文化特征。其代表人物有威廉·大内,特里迪尔,阿伦·肯尼迪等。管理文化学派产生于七十年代后期。此时,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日本企业则以咄咄逼人的架势对美国发起全面的经济挑战。虽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引起了人们深入的思考, 但管理学家着重从管理的角度寻找美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的原因。通过反思,他们认为,美国企业管理中存在着过多地注意了数字、文件,忽视了人的缺陷。相反,日本企业却十分重视人。威廉·大内发现,日本企业中存在看一种可称之为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套价值观念体系中,企业的职工能成为一体,主动地、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美国,企业中的人是被动的消极的。威廉·大内 1981 年出版了比较美日管理的名著《Z 理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从此,美国一批管理学家开始对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以及美国一些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汤姆·彼德斯和华特曼 1982 年出版了《成功之路》,发行量在

500 万册以上,被译成 15 种文学。特里·迪尔和阿伦·肯尼迪合著了《企业文化》一书,对企业文化学派进行了系统论述。企业文化成为了八十年代最有影响的管理学说之一。

管理文化学说代表着一种管理理论综合的趋势,在经过了六七十年代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之后,各种学派林立,每种理论都有其合理性,但又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管理实践需要综合的理论。管理文化学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表明了管理理论对人更加关注。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管理学说之外,还有一些影响不是很大,但也具有一定价值的理论学说,如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理论学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