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型方法

模型是实际现象的代表或描述,但它只是实际的一部分属性的抽象或模仿,而不是全部属性的复制,也不可能是全部属性的复制,一个真正能代表实际的模型应当包含有这样几个变量:

  1. 可控的决策变量;

  2. 不可控变量;

  3. 表示变量间关系的常数和参数;

  4. 衡量取舍的标准。这些变量包含了现实中的主要因素,排除了非主要因素。它应能反映实际,并且有足够的精确度,但又应避免繁琐。它是实际的抽象而又高于实际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一个好的模型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考虑所有已知的事实;二是经过不带偏见的观察者鉴定以后,能够做出预测。这样,模型提供的数据才能为决策服务。

(一)模型的分类

  1. 根据模型与现实的一致性程度,可分为:
  1. 形象模型,这是根据实际事物进行形体放大或缩小形成的模型。如地球仪,城市建设规划模型等是实物的缩小,而原子核模型则是实物的放大;

  2. 图形模型,指以图表形式表示的模型,如流程表,组织表等;

  3. 数学模型,指用字母、数字、符号等来模拟系统。这是最抽象的模型,所以适用范围最广;

  4. 模拟模型,指用另一个系统来表示的模型。

  1. 根据模型所含的变量,可分为:
  1. 确定性模型,在这种模型中,不含不确定的概率因素。所有条件都是肯定的。

  2. 概率性模型,指含有随机变量的模型。概率性模型是以统计学为基础的,模型中的不肯定条件常常是以现实的观察为根据的。例如人寿保险中把死亡的概率作为年龄的函数,由此建立起来的保险表就是一种溉率性模型。

  1. 根据目的,数学模型又可分为:
  1. 描述性的模型,指用数学模型描绘事物的实际状况,但对所研究的现象不作评价的模型。因此,这种模型清楚地表示状况怎么或者怎样可以改变它。这种模型可向决策者提出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案,有时还能帮助决策人测定每种方案的作用和结果。但是,模型本身不起选择作用。

  2. 指示性模型,指能根据模型中包含的决策准则从几种方案中挑选最好的,并指出事物应当怎样才能达到特定的目标的模型。这种模型又称最优化模型或决策模型。

(二)数学模型的构造

数学模型实际上是采取数学形式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构造模型不是决策者的工作,但决策者也有必要了解模型的构造原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模型辅助决策。

构造模型有如下几个步骤:

  1. 确定问题并使之公式化。在一个确定的公式化的问题中,所有的因素都必须十分清楚,包括明确的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行动的识别和问题的所有已知部分。

  2. 构造模型。就是把问题的因素用数学形式来表述。构成的模型必须同实际事物一样反映。每一模型要具有三个要素:

  1. 组分,它们是模型的组成部分;

  2. 变量,它们以各种形式与类型的组分相关联。变量可分为:1.输入变量,指不在组分之内,必须从系统外输入的变量;2.状态变量,指描述组分状态的变量;3.输出变量,指由组分产生的变量。

  3. 关系,它们表明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关系大体可分为二类。1.

    定义性关系,如库存(t)=库存(t 一 1)+生产(t)一销售(t);2.经验的关系,以历史资料、工程分析、实验数据、法律规定或揣想等为依据形成的关系;3.规范性关系,表示变量问应该具有的关系,而不是已有的关系。

  1. 解模,指寻找模型的答案。

  2. 试模,指在小范围内对模型进行测试,满意后推广开,否则应作相应修改,校正或另外构造新模型。

  3. 建立控制,指建立运行的控制系统,经常检查变量或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当发现变量发生了变化时,应修正模型。

  4. 贯彻答案,执行决策。

在管理实践中,常用的模型有:决策模型,损益平衡点模型,库存控制模型,分配模型;网络控制模型,排队模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