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分层与授权

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管理幅度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又称管理跨度或管理宽度,指一名主管人员可有效直接管理的下属的人数。现代管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主管可直接管理下属的人数是有限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管理效率就会下降。管理幅度的有限性直接源于管理者个人时间、精力、能力的有限性。不同的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可能有很大差别,决定其管理幅度的因素是:

(一)管理者的能力

不同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不同的,其管理的幅度也就有重大差别。在带领士兵打仗布阵上,韩信要比刘邦的管理幅度大得多。管理者在完成某一方面任务的能力越强,在这方面的管理幅度也就越大。

(二)管理任务的性质

管理者要完成的任务性质越复杂,涉及面越广,管理者的精力能力耗费越大,其管理幅度就相应要小一些。在一个组织中,通常的情形是,高层管理者要完成创造性的任务,十分复杂,管理幅度一般较小。基层管理者要完成的是执行性任务,并且多是程序性的,比较简单,管理的幅度也就宽一些。

(三)下属的素质与上下关系

管理过程是一个双向作用的过程。如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容易沟通,下级的理解能力强,素质高,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管理者管理起来就要觉得轻松一些,所花的精力要少一些,相应的管理幅度可大一些,反之, 管理幅度就要小二些。

如果一个组织的规模一定,主管人员的管理幅度一定,那么就随之决定了组织管理的另一个范畴:管理层次。它指在一个组织中,从制订计划决策的最高管理人员到具体执行计划决策的执行人所要经过的纵向管理环节。在组织规模、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三者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

管理层次=组织规模/管理幅度

可见,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组织的规模越大,管理层次越多,反之,层次就少。组织中管理人员的平均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进行一定的管理层次划分是十分必要的。但层次过多,会给组织带来如下一些问题:

第一,信息传递速度慢,时间长,效率低,并且容易失真; 第二,增加管理人员和费用开支。

要减少管理层次,在规模既定的前提下,出路就是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扩大管理幅度。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主管人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下属理解执行任务的能力。因为现代管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主管人员直接管理的人数若以算术级数增加的话,他(她)要协调、处理的关系数就要以几何级数增加。如果一个主管人员直接领导的人数为三个时,可能要协调处理的关系数就会达到 18 种;当人数增加到 4 人时,可能要协调处理的关系数

就会增加到 44 种,当增加到 5 人时,该数会达到 100 种。虽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要主管者去处理,但随着直接领导人数的增加,管理者的负担是成倍增长的。一个人即使能力很强,能直接领导、指挥的人数也不可能很多。经验表明,一般的管理者直接领导、指挥的下属在 6—8 人内比较合适。基层组织

中由于管理任务简单一些,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一些,但一般也不宜超过二十人。高层领导人要腾出较多的时间思考组织的战略发展问题,不宜将时间过多地花在处理下属的关系上,直接领导、指挥的人数相应要少一些, 常为 3—5 人。

由于管理幅度还受下属能力和自觉性的影响,那么扩大管理幅度的另一条途径就是要起用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此外,当一个人的能力限制难以扩大幅度时,可以配备一个班子,通过多个管理者的能力互补扩大管理幅度, 减少管理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