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管理的起源

管理活动自古就有,它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并随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早在以血缘家庭氏族和胞族部落为社会组织形式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已产生了简单的劳动管理和行政管理。如对狩猎的人们进行的简单分工;猎取的食物在氏族首领主持下分配;氏族首领对氏族内部公共事务的安排等。当时的管理活动显然十分原始,带有自发性。但就其本质而言,与现代管理无二。所存在的只是管理内容、管理水平、管理方式。管理思想等非本质的区别。

为什么人类社会一形成管理就随之产生了呢?这是由人的基本特征和管理的买质所决定的。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的社会性,即以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为表征。无论这种社会关系是简单还是复杂,人与人之间都必须进行合作,协调,要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进行管理。缺乏管理,失去控制,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更谈不上发展。所以,从人类社会产生之日起,管理也就产生了。同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管理也在不断发展。

(二)管理的发展

把今天的管理与人类初期所进行的管理相比较,不难发现其发展变化是惊人的。推动管理发展的最深刻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原始社会时期,氏族是唯一的社会组织形式。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一组织具有这样三个特征:

  1. 它既是一个经济组织,又是一个社会组织。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类刚刚摆脱动物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还十分狭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氏族成为人们可选择的唯一组织形式。

  2. 规模小,内部结构简单,几乎不存在层次结构。

  3.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人们在氏族中的角色地位按血缘关系确定。

氏族的这三个基本特征决定了当时的管理活动主要是内部的劳动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管理者依血缘关系自然形成。

氏族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部落。与氏族相比,部落规模扩大了,内部也有了一定的层次;部落与部落之间不再象氏族那样没有往来,而是经常发生战争或进行交往与交换。对部落的管理也就比对氏族的管理重要多了,复杂多了。部落首领不能再按血缘原则产生,而是发展为由成员大会选择产生,其权力也由成员大会赋予,部落内部形成了比较清晰的管理层次。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社会诞生。在这一社会中, 阶级形成并由此产生了国家。社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国家这一组织内部,又建立起了军队、教会、学院等职能不同的组织。人们之间的分工细化,社会实践活动走向了多样化和差别化。于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管理也就有了国家行政管理、军队管理、教会管理、学院管理,奴隶主庄园生产管理等管理类别。从全社会来看,专门的管理阶

层形成。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即人们有意识自觉开展并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发展的是国家行政管理。

封建社会是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推动下取代奴隶社会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生活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虽然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家庭是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其内部的分工依据仍是自然分工规律, 加上规模狭小,成员靠血缘关系维系,谈不上有多少自觉的管理。但封建国家对经济从客观上进行管理已经开始。如通过发行货币,制定合理的赋税来调节生产等已成为封建王朝统治者实施经济管理的途径。当然,封建社会时期,社会化大生产仍不发达、分工协作程度低,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虽然已经产生,但不占据重要地位,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国家行政管理。但不能因此否认封建社会中宏观经济管理的存在。

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工厂、公司等建立在机器体系和以劳动协作为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型经济组织诞生,并逐渐随着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的进程而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组织。在这一组织中,不仅规模扩大,劳动分工也更加深化复杂。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自然而然地提出了加强微观经济活动管理的必要。为了通过管理谋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也不得不重视企业的管理。所以,在这一时代,企业管理应运而生。在企业管理实践的推动下,以研究企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科学开始萌芽并不断成长。至此,人类的管理活动才真正由自发走向自觉;由经验走向科学。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管理发展史。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虽然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与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什么不同,但人们社会关系中的主要内容——生产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化,利益共同化,管理从而获得了新的意义,这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