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本主义前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前这一时期是指从奴隶社会结束到资本主义社会诞生的历史阶段。中国在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即从公元前 221 年——公元 1901 年;西方

的这一时期称之为中世纪,其计算起止年限为公元 600 年——公元 1500 年。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这一时期的社会都有这样几个特点,它们构成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发展的背景框架。

(一)经济上种植业或者说狭义的农业占主导地位

在这一时期,西方虽然大片的土地归地主、庄园主占有,但农奴、农民已成为自由人,后者通过租佃方式从前者手中取得土地的使用权,也就形成了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此时的经济为自然经济形态,农业是主导产业,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极低,人们的生产单位与生活单位同一,劳动中遵循着自然分工的原则,非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经济组织虽已产生,但为数不多;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生产者靠天吃饭; 自给自足,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也就不怎么重要,基本是上一种自发的,原始的,经验性的管理。

(二)政治上已形成了统一的封建国家

这一点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统一的封建国家与分封制的奴隶制国家相比较,其疆域要广阔得多,内部结构也要复杂得多,相应对管理的要求也要高得多。于是,国家的行政管理有了较快发展,自然也推动国家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

(三)工商业已经产生并在进步发展

在封建社会时期,工商业虽然未成为主导产业,但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的工商业已经产生,并在不断发展。这种以社会分工和交换为基本原则的经济活动给管理者以及管理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关于工商业的认识及其宏观管理随之产生。特别是商业的发展,扩大了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往,工商业规模的扩大和赢利的动机开始呼唤工商业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