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管理学研究的指导理论。对管理中人的认识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为准则。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是科学的人性观,它是从人的社会性来考察人的本质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对人的本质作出的最科学、最深刻的概括。

具体来看,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表现为生产劳动、使用语言,主动思维等方面。

众所周知,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的起源。劳动创造了人。生产劳动不仅是人们所开始的最初活动,而且也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基本动力和途径。生产过程中,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使之能为人们所利用。人类以生产劳动为手段,既在自然界获取已有的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同时还利用自然界创造自然界所没有的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劳动不同于动物的觅食活动,前者一开始就是有意识的,有明显的社会性。人们在生产劳动中, 不仅与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相互之间也发生联系,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从而形成社会。人类首先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经济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政治关系、社会关系、文化关系。这些都是人类社会所持有的,它们就是人的社会性的表现,是人的本质之所在。作为管理对象的具体的人,也就是一定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中的人。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人类的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协作劳动,协作产生了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要求, 进而产生了语言。语言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包含一定意义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符号,是人类作为社会存在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思维具有社会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它在生产劳动中产生,借助于语言这一社会现象传播。思维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内在属性的认识,正确的思维也就是正确的认识。要想形成正确的认识, 就要获得大量的、关于客观事物的信息,并进行理论性的思考和概括。这种抽象概括力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它又非借助语言不可。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社会属性,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否定人的自然属性的存在和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双重属性,但本质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有它的作用,认识人也必须认识和了解人的自然属性,但不能舍本求未或本末倒置。管理学中对人假设,应以自然属性还是以社会属性为依据,显然应当是后者,西方管理学中却比较多地强调前者而否认后者,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