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清兵入关及其统一全国

一、清朝迁都北京。汉族人民的抗清斗争李自成、张献忠的抗清斗争

当明末农民起义军胜利进军之时,崛起于东北的满洲贵族已经在关外建号大清,势力日益强大。满洲贵族看到明朝政府内部的危机日益激化,早就蓄有覆灭明朝的野心。他们一方面招降纳叛,对明朝的官僚尽力收买,另一方面又经常派兵打进长城,在河北、山东等地大肆劫掠。农民军占领西安后, 满洲贵族曾经致书李自成,招诱农民军,要和农民军“协谋同力,并取中原”

,遭到农民军断然的拒绝。李自成进兵北京,推翻了明朝,满洲贵族也大为震动,这时,他们便乘机大举入关。

驻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在李自成占领北京时投降了请朝。他向清摄政王多尔衮“乞师”共同镇压农民军。同时又发布檄文,号召汉族地主阶级和富商大贾支持满洲贵族对农民军发起反攻。

清统治者与吴三桂的结合,给农民军造成了不利的形势。

李自成曾派人招降吴三桂,在吴三桂拒绝后,他立即率兵东征。大顺永昌元年(1644 年)四月二十三日,李自成与吴三桂军激战于山海关,由于清军的猝然袭击,农民军失利。山海关之战是农民军从反明斗争转向抗清斗争的起点,从此以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山海关败后,北京不能守,四月三十日,农民军放弃北京向陕西撤退。五月一日,清军进占北京。同年九月,清顺治帝从沈阳迁来北京,定北京为清朝的首都。

清统治者知道汉族地主阶级是可以收买的,也知道他们真正的敌人是农民军。于是采用各种手段拉拢汉族官僚地主,他们宣称“倡先投顺者”给以高官厚爵,并为崇祯帝发丧,替汉族地主“报君父之忧”,又宣布废除三饷加派,这对汉族地主都很有利。当时北方的官僚地主纷纷迎降,与清统治者合作镇压农民军。

同年五月,明朝一部分官僚地主在南京建立了福王政府,这个政府一方面要抵抗满洲军的南下,同时又要继续剿灭农民军。

这时农民军领导的内部发生了分裂,李岩请分兵河南,为牛金星谮杀。尽管如此,李自成还是拥有几十万军队,仍然在河北真定、山西井陉、河南怀庆、陕西潼关等地继续抗击清兵和明朝残余的军队。

清统治者在笼络地主阶级镇压农民军的同时,对汉族人民施行了圈地、剃发和屠杀等等民族高压的措施。各地人民都起来反抗精统治者。北京近郊的昌平、三河,以及冀中、苏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人民的反清斗争, 风起云涌,如山东西部的榆园军,山东东部的青州起义军,山西西部吕梁山区的起义军,河南怀庆、卫辉等地的起义军,在河北各地也有很多小规模的农民武装。在这些起义军中都有被清军打散的李自成旧部参加,他们或是独立作战,或是策应李自成的军队抗击清兵

清顺治二年(1645 年)初,清统治者集中军力分两路攻入陕西,一路由阿济格率领,吴三桂为前锋,一路由多铎率领,孔有德为前锋。李自成迎击清军于潼关,经过激烈的战斗,农民军放弃西安,东下湖广。这年四月,农

民军来到湖北通山县,李自成遭到当地地主武装的袭击,死于通山县九宫山。李自成死后,除去由郝摇旗、刘体纯等继续统率农民军余部之外,另一

支由李过、高一功等统率的农民军十余万人也由陕西赶到。他们决定与南明的抗战将领何腾蛟、堵胤锡的军队联合,在湖广抵抗清兵。

同样,清统治者诱降在四川的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也遭到拒绝。李自成败退陕西时,张献忠便和李自成相约共抗清兵。顺治三年(1646 年)冬, 张献忠迎击清军于川北西充的凤凰山,遇伏而死。

张献忠死后,他的部将李定国、刘文秀、孙可望等人,也在川南云贵一带与南明桂王政府合作,继续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