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与专制主义统治的加强

明太祖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同时,还把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在全国各地。一部分授以兵权,如燕王棣、晋王、宁王权等, 命他们驻守北方,抵御蒙古;另一部分则驻于内地各省,如周王棣、齐王榑等,使他们监督地方的官吏。在诸王中,以北方诸王的势力最大。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燕晋二王更是长期在北方筑城兴屯,训练兵丁,中央派来的将领如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等皆听其节制,甚至“诏二王军务大者始以闻”。为了避免权臣擅政, 明太祖又规定诸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请君侧的权利。但是他又怕诸王权势日大,威胁了中央集权的统治,申明诸王“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这种分封制度是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背道而驰的,势必造成割据的局面。

洪武三十一年(1398 年),明太祖死,太孙朱允炆(即建文帝)继位, 朱允炆及其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鉴于北方诸王势力太大,决定采取削藩的办法。当时晋王已死,他们打算先废去一些力量较小的藩王,然后再及于拥重兵的燕王朱棣。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明史》说他“智勇有大略”, 他曾节制沿边兵马,并多次战败蒙古统治者,在边方“屡建奇功”。建文元年(1399 年),朱棣以入京诛奸臣为名,向南京进兵,于是明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演变为武装的冲突,这就是“靖难之役”。

经过四年的战争,燕王棣打败了建文帝,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 是为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在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方面进行了一些重大的改革: 第一,继续执行了削藩的政策,先后把被封在北方的诸王迁徒至南方,

有的被废为庶人。如徒谷王于长沙,徙宁王于南昌,削去代王、辽王的护卫等等。从此分裂割据的势力更加削弱,军政大权再度集中于皇帝。

第二,对中央行政机构作了进一步的调整,正式设立了内阁。内阁的成

员由皇帝亲自从官僚中选拔,但只能作皇帝的顾问,在皇帝的指挥下协助办理政事。内阁臣僚多至五人或七人,这是在废除丞相后为了加强皇权的又一次改革。明成祖又重用司礼监宦宫,并给予宦官以“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宫民隐事”等大权。在当时,宦官与内阁的权势相抗衡,重大政务最后取决于皇帝,皇权进一步巩固了。

洪武十五年(1382 年),明朝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一个保卫皇帝、并从事侦缉活动的军事机构,叫作锦衣卫。到了永乐十八年(1420 年),又设立了“东厂”,由皇帝信任的宦官统领。锦衣卫和东厂合称为“厂、卫”。厂、卫专门在南北两京搜捕所谓“妖人”、“叛逆”和“大奸恶”,在厂、卫中有特设的监狱和法庭。厂、卫是极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产物,它的出现,也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第三,永乐十九年(1421 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在当时的形势下,迁都北京有利于杭击从北边袭来的蒙古骑兵的威胁,又能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这对于巩固边防以及维护全国的统一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明初,蒙古地区分为鞑靼、瓦刺和兀良哈三大部,其中以鞑靼的势力最为强大。永乐元年(1403 年),元顺帝后裔坤帖木儿为鞑靼别部首领鬼力赤所杀,鬼力赤称可汗。不久,阿鲁台又杀鬼力赤,立本雅失里为可汗。他们“与瓦刺相仇杀,数往来塞下”。明朝政府对各部采取了羁縻和防御并用的政策,在兀良哈地区设置了兀良哈三卫,封其首领以都督、指挥、千户、百户等官。又先后封瓦刺部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封鞑靼部阿鲁台为和宁王,许各部与明朝贸易或迁来内地居住。同时明朝又积极加强北方的兵备,屯田练乒,防止他们南侵。

明成祖在位时期,兀良哈部的首领与明朝的关系极为密切,贸易也十分频繁,彼此没有发生过战争,但鞑靼和瓦刺部却经常在北边纵兵骚扰。从永乐八年(1410 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 年)之间,明成祖曾亲自率兵五次出塞,先后打败了本雅失里、阿鲁台和马哈木的蒙古骑兵,使鞑靼、瓦刺两部统治者都遭受很大的挫折。

永乐元年(1403 年),明朝政府在今东北地区设置了建州卫和兀者卫, 二年(1404 年)设置奴儿干卫,七年(1409 年)又设置奴儿干都司。建州等卫和奴儿干都司的设立,对东北地区的开发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