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炳麟的《国故论衡》

章炳麟在同时期也已提出类似的见解。到了辛亥革命前几年,他写成很多学术性的文章,这些后来都编入《国故论衡》,成为一部自成系统的著作。这部书在学术上企图总结清代学术成绩和方法,给予一定的批判,并提出自己的体系。在这部书中章炳麟首先讨论“小学”,指出“小学”是“国故之本”,无论研究经、史、文章都要从“小学”下手,同时着重提出音韵学以补救清代学者偏重字形的缺陷。其次,他提出对文学的看法。在内容上他确定“文者包络一切箸于竹帛者而为言”,反对“以感人为文辞,不感者为学说”的狭义解释。他的基本文学思想在于反对浮华、崇尚“名实”。他所谓“名”实际上就是逻辑性和思想性,也就是“名家者流”的“名”。所以他说“文学”就是“文之法式”,并作阐明如下:“文生于名,名生于形, 形之所限者分,名之所稽者理。分理明察,谓之知文”。他主张学习先秦诸子,并推重魏晋“持论之文”,他说与其“持诵文选,不如取三国志、晋书、宋书、弘明集、通典观之,纵不能上窥九流,犹胜于滑泽者”。他指摘唐宋之文,说“自唐以降⋯⋯观其流势洋洋C C ,即实不过数语。又其持论不本名家,外方陷敌,内则亦以自偾”。又说“晚唐变以谲诡,两宋济以浮夸, 斯皆不足邵也”。这些议论都是对当时文字空疏的弊病而痛下针砭。对于名学的特别推重,这和他自己研究印度因明之学所受影响也有关系。最后他在《原学》、《原儒》、《原道》、《原名》等九篇文章中讨论《诸子学》, 主张“诸子皆出于王官”,“九流皆言道”,“道”就是“哲学”。他着重把佛教哲学中“成唯识论”一派的观点和名家学说糅合起来,企图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这在当时是一个大胆尝试。在政治上,这部书痛驳了康有为假借孔子改制、附会公羊三世借以宣传“君主立宪”、反对革命的主张。但在学术观点上章炳麟表现了他自己主要还是一个古文经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