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南方的九个割据王国

吴和南唐的更替,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圩田的出现

九世纪末,江淮之间先后有高骈部将的厮杀,秦彦、毕师铎和杨行密等人的相互争战,一连六七年都处在战乱的灾祸当中。战争迫使这里的人民纷纷向外地逃亡,致使属于这一地区的“八州之内,鞠为荒榛,幅员数百里, 人烟断绝”。后来杨行密在这一地区建立了吴国,为使这种残破荒凉局面能得到改善,他不得不把战争停止下来,和相邻的割据势力保持互不侵犯的关系,并且采取一些措施,招回流亡的人民,把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恢复起来。

937 年,李昪灭吴,建立了南唐。南唐的统治者,把地盘扩大到江东、江西、湖北以及浙江和湖南的一部分地区。他们仍然继承吴的“与民休息” 的政策,鼓励农民多多垦种,栽桑养蚕。有时还提高农产品和丝织品的价格, 借以刺激生产。农民得到了能够从事生产的最低条件之后,不到十年的工夫, 就使这一地区的大部分荒地重新垦辟出来,凡可以种桑的地方也很少再继续闲废的了。而且,在大江南岸水渠较多之地,农民们还创造了一种圩(围) 田。江东水乡河身较高,田在水下,这里的农民便在河渠两岸农田周围筑成堤坝,内以围田,外以隔水。每一圩方圆几十里,象大城一样。沿堤有许多

闸门(斗门),旱则开闸引水入圩,以收灌溉之利,涝则关闭闸门,以避泛滥之灾。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抗拒自然灾祸的能力,使农产物的收成能得到较多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