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的《仁学》

谭嗣同在《仁学》中接受西方自然科学的一种见解,认为“以太”构成客观物质世界。他又把儒家所讲的“仁”来解释“以太”的作用,认为“以太”是体,“仁”是“用”。这是因为自然科学既假定“以太”充满宇宙, 儒家传统说法又认为“仁”“充塞乎天地之间”,所以他很自然地把“以太” 和“仁”联系起来,又区别二者体用的不同。这样大胆的带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假设也不是出于偶然,因为这和他所推崇的王夫之的“舍其器则无其道” 的主张是一致的。既然“道必依于器而后有其用”,那么借“以太”作为“仁”

(就是“道”,“理”)的本体也是一种很自然的、合理的假设。这种哲学

观点和顽固派“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主张是针锋相对的。《仁学》中说, “天不新,何以生?地不新,何以运行?日月不新,何以光明?四对不新, 何以寒暑发敛之迭更?草木不新,丰缛者歇矣。血气不新,经络者绝矣。以太不新,三界万法皆灭矣”。这就是《仁学》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