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早在 1915 年,李大钊已提出文人的任务是“以先觉之明,觉醒斯世”,但在当时文学界中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只是到思想革命的影响逐渐扩大以后,新文学运动才随之兴起。当时参加新文化运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胡适为代表,避开文学的实质问题而只限于提倡白话文和一些形式上的改革,即“不用典”,“不用陈套语”,“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须讲求文法之结构”,“不作无病之呻吟”,“不摹仿古人”,“须言之有物”等。陈独秀等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1917 年 2 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号召打倒“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建设“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鲜明地提出了以资产阶级新文学代替封建主义旧文学的主张,并进一步提出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文学革命中的主将是鲁迅,他从 1918 年 5 月起陆续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孔乙已》、《药》等小说和多篇杂文,对反动势力进行了尖锐辛辣的抨击,同时也深刻地指出了资产阶级革命派脱离群众,得不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的根本弱点。这些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成为批判的现实主义新文学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