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瑶、彝、僮各族

住在云贵两广地区的有苗、瑶、彝、侗、僮、黎、傣等族人民。在明代, 这些地区因为长期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社会经济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许多地区已经由封建领主经济进入地主经济的阶段,有些地区地主经济甚至占统治地位,农业已有显著发展,并普遍使用犁耕。住在高寒山区的一些部落,生产力比较低下,有的阶级分化还不明显,但有的也有了阶级分化,开始从原始公社制末期进入奴隶制或直接进入了封建制。

在明代,生产力较发展、与汉族交往比较频繁的地区,封建主也大量侵占田土,奴役佃户。英宗天顺时,彝族封建主杨辉在贵州北部共占有庄田一百四十五所,茶园二十六处,蜡崖二十八处,猎场十一处,渔场十三处,奴役佃户以千百计。世宗嘉靖时,贵州一个安姓的土司,积垒资财在五十万金以上,被列为全国第一等富人

明朝政府沿袭元朝的统治制度在云贵两广地区设立土司。土司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官职。明朝设立土司的目的是要通过各族的首领来统治各族人民,但各地的土司与明朝也有矛盾,他们经常发动叛乱。永乐六年(1408 年)有贵州思南等三宣慰使的叛乱。正统三年(1438 年)有云南麓川(怒江附近)宣慰使思任发的叛乱。万历二十七年(1599 年)有播州土司杨应龙的叛乱。明朝政府在平定叛乱之后,往往把这些地区的土司裁撤,改设流宫,叫作“改土归流”。永乐十一年(1413 年), 明朝改思南等宣慰司为思南、思州、铜仁、石阡、黎平等府,并设立了贵州布政使司。万历时又改播州地为平越、遵义二府。明朝政府推行改土归流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但是在客观上打破了农奴制度,促进了这些地区地主经济的发展。

在明代,云责各地经常爆发各族人民的起义,正统十四年(1449 年), 由于汉官的勒索和明朝连年征讨麓川在沿途向各族人民勒派夫马,使云贵地区米粮艰难,人多死亡。苗族农民首先在邛水(三穗)举行武装起义,先后攻下思州、思南各府,在短短几月中,起义的群众多军二十万。经过两年的战斗,起义最后被明朝政府镇压。景泰、天顺、成化时,广西大籐峡的僮族和瑶族人民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起义,这次起义的发生,主要是反对“衣食租税”的汉族地主和卫所军官。起义军“堕城杀吏”,“劫库放囚”,军烽遍及于两广各州郡。明朝政府对起义军进行了多次“围剿”,并且还派兵深入山区。明军所到之处,大肆杀戮焚掠,受到了瑶族和僮族人民顽强的反击。随着明朝政府对西南地区统治的加强,大量的汉人也向云贵等地迁移,

他们往往全家迁来落户,有的是随军而来的军户,有的是逃避赋役的民户。他们之中的许多人以后就住在瑶区、彝区成为彝户、瑶户。贵州等地卫所的士兵,因为躲兵役,也往往逃入苗寨。在琼州的“熟黎”中,有一半都是从闽广各地逃亡来的汉人。这些汉人把进步的生产工具(铁工具)和生产技术带到了苗、瑶等族聚居的地区,并在这里耕作、开矿、采茶、兴修水利, 对于这些地区的开发起了很大的作用。

洪武时,在彝族女土司奢香的率领下,彝、汉各族人民重新修建了四川通向云贵的山路。明朝人论这次修路的功绩,“视古唐蒙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