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者扩大战争、清政府妥协投降

英国资产阶级本来就在筹划扩大侵略战争。1841 年 4 月,英内阁表示远远不能满足于《川鼻草约》的内容,派遣高级官员璞鼎查(H.Pottinger)来中国代替义律,决定用武力压迫清政府订立一个有更广泛侵略权利的通商条约。从 1841 年 8 月到 1842 年 3 月,闽浙各地战事发生了。侵略军一度侵占

厦门之后,于 10 月初两星期中,接连攻陷浙江定海(第二次陷落)、镇海、宁波三个城市。驻守镇海的署两江总督蒙古族裕谦集众宣誓死守,城陷投水自尽。道光帝派遣素不谙兵的皇侄奕经到浙江绍兴主持军事。奕经的作战计划是兵分三路,乘夜冒雨进攻三个失陷的城市,企图以偷袭侥幸取胜,结果三路都遭到惨败,自己逃至杭州。道光帝一面继续调兵遣将,一面准备求和。他派遣盛京将军清宗室耆英和已被革职的伊里布到浙江主持对英交涉。5 月,浙江海防重镇乍浦陷落。6 月中,英军进犯吴淞口,一度侵占上海、宝山,溯江而上攻陷镇江,切断南北交通。8 月初,英国军舰直抵南京下关江面。于是大权奸穆彰阿利用形势,公然声称“兵兴三载,糜饷劳师,曾无尺寸之效”,把妥协派造成的军事失败归罪于反侵略的正义主张。由于英国侵略者的军事讹诈,妥协投降路线在清朝统治集团中占了上风。可耻的《南京条约》就在 8 月 29 日由耆英、伊里布等和英国侵略者在英船上签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