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鸦片战争

鸦片战前的中国社会和对外贸易

清道光二十年(1840 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这标志着中国历史近代时期的开始,也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

鸦片战争前四、五十年中,清朝政治日趋腐败。乾隆末年和嘉庆年间, 官吏贪污成风,财政支绌,军备废弛,国势显著地下降了。同时,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加重,更多的农民破产流亡,社会危机愈益严重。中国处在这样败坏的政治、经济情况之中,遇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强烈的冲击。

当时中国社会中,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密切结合着的自然经济,有力地抵抗西方工业品的侵入。清朝限制对外通商的政策,即所谓闭关政策,也起着保护封建经济的作用。英国急于输出的棉、毛纺织品,在中国都缺乏销路。毛织品的滞销是由于不合内地穿着习惯。外来棉布价格虽比土布略低但不耐久,缺乏竞争力。印花布虽然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叶被认为“愈洗愈鲜”, 胜于“一洗即模糊”的内地印花布,但实际销路更有限。棉纱输入值也远不及印度进口的棉花(鸦片战争前夕,印棉进口年约 25 万包,值一百多万英镑)。三十年代初叶,英国人已经了解:中国虽然自己植棉很广,但消费棉花数量甚大,在中国市场上容易推销的是棉花而不是纱、布等制成品。从二十年代末叶到鸦片战争前夕,英国输华棉布虽然增加了一倍多,棉纱虽然增加了五倍多,但每年总值不及七十万英镑,加上其他制造品也不过一百万英镑左右。而中国销英茶叶每年约值一千万银元,丝和丝织品约二、三百万银元,合计约三百万英镑。正当的贸易平衡有利于中国,这是英国资产阶级认为不利的情况。还要提到的是,在二十年代,中国每年经英、美商人输出土布多至三百多万匹,远销美国、南美洲和澳洲。在三十年代输出量减少,但经英商输出的每年也还有几十万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