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南宋和金的对峙时期

一、南宋的建立及其与金的和战。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 南宋的建立统治集团中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斗争

粘罕和斡离不于靖康二年四月从开封撤退之前,册立了原任北宋宰相的张邦昌为楚帝,使其在女真贵族支配之下统治黄河以南地区。

金人在撒退前,虽曾按照赵姓皇室的谱牒把皇室中的男女老幼俘虏了去,但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这时正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义,在河北进行建立帅府和组织部队的事,幸而得脱。金兵撤退以后,宋廷旧臣不再拥戴张邦昌,而把赵构拥戴出来。靖康二年(1127 年)五月,赵构即位于归德, 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

高宗即位之初,起用李纲为相。李纲是北宋末年抗战派的代表人物,后来虽被排斥出政府,其在士大夫间的声望却越发提高。这时河东河北的忠义民兵已在当地对女真兵马展开斗争,李纲要把这些力量加以领导、组织和使用,便推荐张所作河北招抚使,王■、傅亮为河东经制使、副,宗泽为开封留守,要他们共同措划收复河东和河北的失地,并把开封的战守之备重加整顿,使其成为恢复河朔的基地。

宗泽到开封之后,一方面沿黄河南岸修筑防御工事,一方面募集军队, 加以教练。以前散在各地的一些农民起义军,有许多支都自动投奔到他的旗帜之下。他还和河北的忠义民兵,特别是王彦领导的“八字军”密切联系, 要派大军过河去收复失地。

抗战派的这些谋划,受到投降派的阻挠,未能实现。李纲任相仅仅七十几天就被罢免,他推荐的一些抗战派人物也被罢免。宗泽虽还留在开封留守任上,但他的出兵过河的计划一直得不到宋高宗的允许,他几次吁请高宗回开封,也未被采纳。他因愤成疾,到建炎二年(1128 年)秋,就在三呼“过河”之后与世长辞了。

以宋高宗和汪伯彦、黄潜善等人为首的投降派,代表了宋朝统治集团中最腐朽和怯懦无耻的一伙,他们害怕农民甚于害怕女真贵族,极不愿意农民的力量在抗金战争当中壮大起来,因此,他们只希望通过对于女真贵族的降服,从那里换取一点“恩赐”,让他们继续统治和奴役东南半壁的农民。当时女真贵族对于南宋的统治集团,采取了“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

的两种手法,这使南宋的投降派更认为屈膝投降是保全权势地位的好办法,因而更抱定投降政策不放。只有在欲投降而不可得的时候,他们才不得不暂时对女真的南侵军进行武装反抗。

主战派的人物被罢免之后,投降派把新成立的政府从归德迁往扬州,不但不打算收复河北河东之地,连整个黄河流域也弃置不顾了。投降派的这种怯懦表现鼓励了金军进一步南侵。建炎二年(1128 年)秋,金兵又分路向山东、河南、陕西三地进发。其取道山东的一路,在建炙三年春初就攻下徐州, 渡淮而南,直指扬州。宋高宗等人乃又仓皇逃往杭州。

南犯的金军,在江淮之间的和州、庐州、滁州等地都遭受到当地山水寨中民兵的袭击,而南宋政府的军队却没有能够堵截住金军的主力。建炎三年九月,金兀术的军队分两路渡过长江,连破建康等重要城镇,进逼杭州。

宋高宗又从杭州出奔,经越州(今绍兴)转明州(今宁波),最后逃到定海, 把南宋政府的人员和文物装入几只楼船之中,避难于台州、温州间的沿海各地。

金兀术的军队先后攻破了杭州、越州和明州,因为骑兵不习舟船,无法下海去追袭宋高宗,而在浙水沿岸,又被严州的乡兵击败于桐庐县的牛山下

。金兀术受挫之后,便宜称“搜山检海”已毕,在杭州等地大肆虏掠了一番,于建炎四年(1130 年)春北返。在黄天荡为韩世忠军截击,受阻四十八天方得通过。从此以后,金军不再渡江了。金兵从江南撤退以后,宋高宗才又回到杭州,并把南宋政府在杭州安顿下来。

在金兀术率师南侵的同时,侵入关中的金军也攻占了长安等地。到这时, 女真统治者为要集中全力经营和镇抚华北地区,又在大名把宋的叛臣刘豫立为傀儡皇帝,建立了伪齐政权,予以陕西、河南之地,使其作为宋金之间的一个缓冲势力。